欢迎访问润滑与密封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0-32385313 32385312 RSS EMAIL-ALERT
  • 2016年第41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缸套变形与活塞环适应性对环组漏气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2016, 41(1):1-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1

      摘要 (17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活塞环组-缸套系统的混合润滑仿真模型,模型中考虑活塞环组的热变形、缸套的热变形以及装配变形对活塞环-缸套系统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模型分析缸套、活塞环变形以及活塞环适应性对漏气面积、环间压力、最小油膜厚度、摩擦力和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对一、二环的漏气面积和一环与二环间的气体压力影响较大;考虑变形后,一环的摩擦力增大,二环的摩擦力减小,并且可以看到,在周向和轴向方向上一、二环环面的磨损是不均匀的;由于油环的适应性较好,变形对油环的漏气量及摩擦学性能影响较小。

    • 中压机械密封端面接触状态和应力研究

      2016, 41(1):10-1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2

      摘要 (16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密封端面间的接触状态和应力分布影响着密封端面的磨损和变形,对机械密封的寿命和密封性能尤其重要。为研究密封端面间的接触状态和应力分布,建立机械密封动环、静环和静环座完整准确的双接触对有限元模型,分析工作压力、静环高径比(静环高度和外径的比值)、载荷系数和静环辅助O形圈内径比(O形圈的内径与机械密封平衡直径的比值)等参数对接触状态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得到密封端面间的接触状态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工作压力较低时端面接触应力分布均匀,端面全接触;但压力较高时接触应力分布可能不均匀,且工作压力越高分布均匀性越差,端面接触面积越小;静环高径比、载荷系数和静环辅助O形圈内径比等参数的增加会使接触应力分布更均匀,接触面积增加,端面最大接触应力减小,有利于密封的运转。

    • 液滴在钛合金疏水表面上的接触铺展特性

      2016, 41(1):15-2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3

      摘要 (16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液滴与固体基体疏水表面的接触铺展特性。采用定量注射的方法,使液滴从固定高度落下撞击钛合金基底表面,研究液滴撞击疏水表面并铺展的过程,通过CCD和接触角测量仪观察、记录液滴与基底表面接触直径、接触角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液滴与基底表面的接触分为撞击和扩散2个阶段;撞击过程中,液滴的体积越大,其与基底表面接触的平均速率越快;扩散过程中,液滴体积和表面张力的减小均可增加其与基底表面接触的速率,但表面张力对接触速率的影响随着表面疏水性的增强而减小。

    • 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检测能力实验研究

      2016, 41(1):21-2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4

      摘要 (160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搭建测试实验系统对设计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的磨粒检测能力进行实验分析。利用不同尺寸范围的模拟磨粒对传感器的尺寸检测能力进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45~220 μm的磨粒,检测尺寸上限约为220 μm,且具有检测更小磨粒的能力。通过理论计算并与SpectroLNF Q200磨粒自动分析仪进行磨粒浓度检测对比实验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磨粒数量浓度高达14 000个/mL的油液。

    • 微孔阵列式节流器的结构参数对空气轴承稳定性的影响

      2016, 41(1):26-3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5

      摘要 (157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ANSYS中运用APDL语言参数化编程,建立空气静压轴承的三维流场模型;在Workbench环境下将模型导入到FLUENT中,分析微孔阵列式节流器微孔个数、节流器微孔直径以及压力腔的直径和深度对空气静压轴承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孔阵列节流器可以显著减小微振动;随着节流微孔的直径和压力腔直径的减小及压力腔深度的增加,微振动均减小,空气轴承的稳定性提高。

    • 牙本质层对人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6, 41(1):32-3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6

      摘要 (17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牙釉质位于牙冠的外层,是人体内的最硬组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相比牙釉质,内层的牙本质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韧性。采用显微硬度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研究牙本质层去除前后牙釉质的表面硬度和断裂韧性,分析牙本质层对人牙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牙本质层的存在对外层牙釉质的维氏硬度值无显著影响,但一旦去除牙本质层,牙釉质表面断裂韧性降低,载荷越大,断裂韧性降低越明显。可见,牙齿的力学性能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牙冠内层硬度较低的牙本质的存在能提高牙齿抵抗脆性破坏的能力。

    • 基于Fluent—BP神经网络的液体动静压轴承热特性分析

      2016, 41(1):37-4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7

      摘要 (15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液体动静压轴承运转发热复杂的问题,应用Fluent软件对液体动静压轴承进行CFD仿真分析,获得不同输入状态下的油膜温度场分布以及轴承运转时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将Fluent仿真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对任意输入参数下轴承工作温度的预测,并对转速与供油压力以及供油压力与供油温度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轴承作用的效果比较显著,当轴承在高转速状态下运行时,需要提供高的供油压力来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当供油压力下降和供油温度上升同时出现时,轴承运转温度骤升,必须谨慎对待。利用BP神经网络的泛化功能,以少量的样本,可得到均匀全面的网络训练样本点,从而能快捷有效地实现对液体动静压轴承的热特性分析。

    • 丁腈橡胶含量对橡胶/ 树脂双基体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2016, 41(1):43-4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8

      摘要 (17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开炼法结合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制备不同丁腈橡胶含量的双基体摩擦材料试样。借助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湿式摩擦性能试验机研究丁腈橡胶含量对双基体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磨损机制和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丁腈橡胶质量分数为25%时动、静摩擦因数均达到最大,对偶材料的磨损最小;当丁腈橡胶含量较低时,摩擦材料有明显的机械剥离,含量较高时黏着磨损与磨粒磨损特征明显;摩擦材料的最大分解温度随丁腈橡胶的含量增加而有所降低。

    • W形金属密封环回弹与密封性能研究

      2016, 41(1):50-5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09

      摘要 (16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ANSYS分析W形金属密封环的压缩回弹性能和密封性能,得出W形金属密封环的压缩量与压紧力的关系;讨论加卸载过程中合金基体与银层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情况并分析密封机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壁厚、波高、波峰半径、波谷半径等结构参数对密封环回弹性能和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形环具有高回弹量和良好的自紧密封功能;加载压缩量达到10%时,合金基体的波谷区域开始出现塑性应变;镀银层在加载时的塑性流动,是能够实现密封的必要条件;壁厚和波高是对W形环综合性能影响最主要的参数;波谷半径过大将导致W形环密封性能难以保证,在改进设计中应避免。

    • 表面织构对二硫化钼喷涂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6, 41(1):55-5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0

      摘要 (18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试件表面激光加工表面织构,采用喷涂法制备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沟槽型表面织构对二硫化钼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就固体润滑膜的寿命而言,微沟槽的几何参数存在最优值。分析发现,织构可以储存固体润滑剂,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会使得织构内的固体润滑剂被挤出,不断地补充摩擦接触面间的固体润滑剂,使得固体润滑膜的寿命延长。

    • 油浸封隔器胶筒力学性能试验及相关性机制研究

      2016, 41(1):59-6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1

      摘要 (190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按照国标规定方法对油田常用4种封隔器胶筒胶料进行油浸试验,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4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油浸后胶料的拉断强度与非油浸相比均下降约20%,油浸和非油浸胶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趋势基本相同,而随着变形的增加,油浸后胶料逐渐变硬。采用链状分子统计力学进行胶筒材料油浸相关性机制研究,发现油浸后材料产生溶胀以及溶胀引起应变均影响应变能密度函数的形式,与试验结果所得油浸后胶筒应力-应变关系变化趋势相符合。研究结果为更加合理建立封隔器胶筒的本构关系奠定了基础。

    • 考虑气穴影响的椭圆轴承油膜压力场研究

      2016, 41(1):64-6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2

      摘要 (18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建立有无考虑气穴影响的椭圆轴承受力模型,应用Fluent模拟分布有无考虑气穴影响的油膜压力分布,分析表明考虑气穴影响时椭圆轴承压力分布结果更合理。分析考虑气穴影响时椭圆轴承在不同轴颈转速和供油压力下压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转速越高,椭圆轴承上、下瓦油膜压力和x、y方向的承载力越高;改变供油压力对下瓦油膜压力基本没影响,但上瓦油膜压力和x方向承载力随供油压力增大而增大,y方向承载力随供油压力增大而减小。

    • 面接触条件下润滑脂流体动压润滑膜的厚度测量

      2016, 41(1):70-7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3

      摘要 (18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仪对锂基润滑脂形成的流体动压润滑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润滑脂离开接触区后较弱的回填能力及剪切稀化,其润滑膜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特性;面接触条件下,初始的脂润滑膜厚随运行时间增加迅速降低,后达到相对稳定值且接触副处于乏油状态,该稳定值与初始供脂量关系不大;在双对数坐标下,润滑脂的膜厚与速度关系为一直线,速度指数小于基础油;脂润滑膜厚度随载荷的增加先减小,然后趋于稳定;甘油作为添加剂对润滑脂的流体动压润滑膜无明显影响。

    • 导轨摩擦对五轴机床精度误差的仿真分析

      2016, 41(1):75-8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4

      摘要 (19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龙门五轴机床导轨的摩擦会影响进给和定位精度,导致不同步误差增大,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以滑动导轨摩擦因数为变量采用Workbench对龙门五轴机床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研究,分析干摩擦条件下摩擦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台激光测量证实zigzag运动误差的存在。结果表明:导轨的摩擦因数变化会引起机床加工误差,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各方向误差几乎成倍地增大,摩擦因数在0~02范围内误差有规律地由大变小,但摩擦因数为03时,误差变化无规律可循;激光干涉仪实验测量结果表明,五轴机床运动时运动误差角度随路程增长而变化,说明X方向存在不同步误差,Y方向有左右摇摆误差等。

    • 立方氮化硼复合固体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016, 41(1):81-8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5

      摘要 (19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固体润滑剂MoS2、WS2、Sb2O3与立方氮化硼(CBN)复配制备成复合固体涂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固体涂层各组元的最优配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考察复合固体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BN、WS2、MoS2、Sb2O3的质量比为3∶2∶2∶1时,制备的CBN复合固体涂层摩擦因数最低,其中CBN和WS2在复合涂层中起主要的减摩抗磨作用。制备的CBN复合固体涂层在高温高压下仍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其摩擦因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 基于PSO聚类和特征贡献度的油液监测信息特征选择方法

      2016, 41(1):86-8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6

      摘要 (18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特征选择是实现油液监测多技术手段综合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油液监测信息特点,提出一种油液监测信息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K均值PSO聚类算法对样本实施无监督聚类,实现样本的预先分类;然后采用定义的特征贡献度,计算各特征对聚类结果的贡献度,并以此作为特征选择的依据,实现无监督的过滤式特征选择。通过在某型柴油机润滑油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信息中的应用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的实现油液监测信息的特征选择,减少特征指标数量,而且能够避免由于油液监测信息依存度和相关度高的特点而造成特征选择时可能会将重要信息删除的问题。

    • 磁流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系统的设计分析

      2016, 41(1):90-9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7

      摘要 (18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磁流体黏度随磁场强度变化的特点,以磁流体为润滑介质,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磁流体密封结构。设计适用于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电磁场发生器,并采用ANSYS软件对密封环及润滑膜整体结构的磁场强度进行分析,得到磁感线分布和磁场强度分布,建立电流与磁流体膜内磁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设计的磁场发生器在密封环端面处产生的磁场强度达到最高水平,且磁感线垂直于密封端面均匀分布,有利于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磁流体膜的黏度。

    • 新型低树脂基摩擦材料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

      2016, 41(1):96-10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8

      摘要 (18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制动性能良好、低噪声的摩擦材料配方,采用低树脂设计摩擦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摩擦材料配方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定速试验机和压缩试验机等测量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机械性能,研究配方中各组分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摩擦材料磨损后的表面形貌,以研究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鳞片石墨对摩擦因数影响最大,焦炭对磨损率影响最大;树脂含量的变化能改变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树脂含量增加使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转变为单一的磨粒磨损,过量的树脂使得磨损形式转变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树脂含量较高会在摩擦表面形成致密碳化层,摩擦界面形成气垫膜,导致热衰退,而低树脂摩擦材料气孔率较高,摩擦表面光洁,摩擦因数平稳。

    • 机械密封端面微造型可视化系统开发

      2016, 41(1):104-10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19

      摘要 (17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自动化地实现各种复杂的机械密封端面微造型可视化设计,通过运用AtiveX Automation 技术及LabVIEW互联接口技术,完成LabVIEW对AutoCAD AtiveX Objects的访问,通过直接进行两者间各种功能调用,开发端面微造型可视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微造型设计参数和形式的选择,完成微造型绘制、数据计算和2D与3D图形的自动绘制,并输出相对应的格式文件应用于激光加工和数值模拟。采用该系统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微造型的设计加工和性能优化。

    • 环烷基基础油理化性能在金属加工油液的应用研究

      2016, 41(1):109-11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20

      摘要 (17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环烷基基础油的理化性能和摩擦润滑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环烷基基础油配制切削油和微乳液2种金属加工液,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烷基基础油由于环烷烃含量高,具有黏度指数低、倾点低、挥发性较高、密度大等特性,非常适合应用于金属加工油液;采用环烷基基础油配制的切削油润滑冷却性好,攻丝扭矩小;采用环烷基基础油配制的微乳液粒径分布均匀集中,产品原液和工作液稳定性好。

    • 新型膜式燃气表阀件密封性检测仪

      2016, 41(1):115-11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21

      摘要 (18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膜式燃气表阀件的微观形貌影响工作面之间的配合,从而影响阀件密封性。设计基于表面形貌参数评定方法的燃气表阀件密封性检测仪,主要由计算机、激光测距传感器、运动控制箱、XY运动平台、Z轴升降支架、工作台组成。检测时,被测阀件放置在XY运动平台上,计算机设定XY运动平台轨迹,被测阀件跟随运动,同时采集运动过程中被测面高度变化数据,通过软件处理,实现微观形貌的检测。试验表明,系统操作简易、运行流畅,二维评定合格率达到85%,三维评定合格率达到100%,最短评定时间为10 s。系统依据阀件进行阈值设定,适用于多种类型阀件,同时具有表面形貌图形显示、报表打印等功能。

    • DAS组合密封圈静特性研究

      2016, 41(1):120-12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22

      摘要 (17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汽车起重机支腿油缸DAS组合密封圈密封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密封圈密封特性分析模型,研究密封圈初始压缩量与油液压力对VonMises应力、接触应力、接触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圈的VonMises应力、接触应力、接触长度随初始压缩量、油液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初始装配状态下,初始压缩量小于0.4 mm时,主密封唇处接触应力呈二次函数分布,初始压缩量大于0.4 mm时,主密封唇处接触应力呈双峰高斯函数分布;静密封状态下,初始压缩量为0.5 mm时,主密封唇处接触应力呈双峰高斯函数分布;主密封唇、副密封唇、底部密封的接触应力始终大于油压压力,满足密封条件。

    • 模糊算法在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016, 41(1):124-12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23

      摘要 (18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螺旋槽液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简称液膜密封)特点,根据液膜密封原理,选择液膜厚度和泵送量为被控变量,隔离液压力为操纵变量,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机械密封控制方案。运用MATLAB软件的模糊推理系统(FIS)编辑器设计液膜密封模糊控制器,对模糊控制器的输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算法是有效的,可满足对液膜密封的控制要求。

    • 套筒伸缩摆缸式液压马达磨损故障机制分析

      2016, 41(1):130-13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24

      摘要 (17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某型套筒伸缩摆缸式液压马达在临界转速附近时容易在偏心轴表面产生磨损故障,影响液压马达的性能与寿命。为研究该液压马达的磨损故障机制,建立其偏心轴和单缸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油缸在动态时的受力进行分析。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当液压马达转速足够大时,油缸的负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超过了弹簧的弹力和外载荷及油缸自重的合力,油缸就会瞬间脱离偏心轴表面,引起“腾跳”冲击和振动,从而验证了液压马达在临界转速附近有产生磨损的可能性。

    • 新型油气井井下密封型式

      2016, 41(1):134-13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25

      摘要 (18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深井、稠油热采井等对密封的耐温性提高了较高的要求,而压裂井、注入井、分层井等对密封的耐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注水井的不动管柱等想法提出使密封的长期有效性面临严峻的考验。介绍几种新型的油气井井下密封型式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包括Freudenberg公司的一体化密封、胤舜公司的T形密封、特瑞堡密封系统的金属O形圈、Freudenberg公司的金属接触复合胶筒、超弹性记忆合金封隔器等。其中一体化密封、T-seal密封、金属O形圈等密封型式可以满足油气井井下高温、高压工况的小间隙密封;金属接触复合胶筒和超弹性记忆合金封隔器等为稠油热采高温、高H2S等恶劣环境下的大间隙密封提供了解决方案。

    • 火电厂油品优化整合探讨

      2016, 41(1):138-14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1.026

      摘要 (18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火电厂存在的油品种类多和润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提出润滑油优化整合流程。首先对不同设备的在用油品进行统计分类,然后通过现场设备在用油品及新油检测,了解各类油品性能及设备用油要求,并形成初步的油品优化结果,最后对现场替换油品跟踪监测,对存在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火电厂的润滑油优化整合,对企业正确用油、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润滑管理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