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润滑与密封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0-32385313 32385312 RSS EMAIL-ALERT
  • 2017年第42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液膜密封空化及承载能力分析

      2017, 42(6):1-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1

      摘要 (15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表面粗糙度对液膜密封影响,基于质量守恒的JFO空化模型,建立粗糙表面直线槽液膜密封物理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aussSeidel松弛迭代法求解,分析表面粗糙度、膜厚及操作工况特征数对液膜密封空穴发生及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空化面积比为判据,液膜中空穴区域随膜厚增大而增大但承载能力呈减小趋势,且两者均随工况特征数的增大而增大;在膜厚较小如低于5~6 μm时,较大表面粗糙度有助于促生空穴和提升承载能力,而在膜厚较大时,其影响减弱甚至被忽略;在较高工况特征数时,较大表面粗糙度对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明显,而在较低工况特征数时,较大表面粗糙度对空穴区域的增大影响明显

    • 考虑棘轮效应的高速轮轨粗糙表面法向接触刚度研究

      2017, 42(6):7-1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2

      摘要 (16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轮轨接触表面状态直接影响轮轨接触刚度,而高速列车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轮轨表层材料产生弹塑性变形,且轮轨接触表面在循环接触载荷作用下,轮轨表层材料塑性变形累积产生棘轮效应,因此,研究高速轮轨法向接触刚度时要考虑棘轮效应。基于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分形理论建立高速轮轨滚动接触粗糙度数值模型,考虑轮轨滚动接触棘轮效应,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高速轮轨滚动接触微观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接触载荷作用下考虑轮轨弹塑性变形可更为准确分析高速轮轨法向接触刚度;循环接触载荷作用下,钢轨表层材料等效塑性应变随接触载荷循环次数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从而导致轮轨接触刚度也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在相同接触载荷循环次数作用下,法向载荷对高速轮轨接触刚度影响明显,而摩擦因数对轮轨法向接触刚度影响较小。

    • 某型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热氧化安定性研究

      2017, 42(6):11-1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3

      摘要 (14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实验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条件,研究不同氧化温度对以聚α-烯烃合成油为基础油、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对,对’-二异辛基二苯胺为抗氧剂的某型航空润滑油理化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润滑油高温氧化后产物的结构组成,分析PAO航空润滑油的氧化衰变机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该型航空润滑油产生的小分子越多,黏度降低,酸值增大;抗氧剂的加入可以明显减缓油品黏度的衰减过程,并抑制小分子异构烷烃和烯烃的生成;在高温氧化衰变过程中,PAO基润滑油的高温氧化衰变经历了自由基反应历程。

    •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油气润滑测试系统ECT图形重建

      2017, 42(6):17-2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4

      摘要 (14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油气润滑测试系统ECT图形重建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在Landweber迭代算法的基础上,将油气润滑管道内的气相分布作为背景,液相分布作为目标,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获得油气两相错分率最小的灰度阈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图像灰度的油膜厚度测量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线性反投影算法(LBP)和Landweber算法相比,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图形重建算法可有效消除成像中的伪影现象,得到清晰的油气界面,计算可获得准确度较高的油膜厚度。此外,该算法还具有程序简单,成像精度高的特点。

    • 超高速磨削中极压添加剂对GCr15轴承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017, 42(6):22-2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5

      摘要 (14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配制含不同极压添加剂(硫系、氯系、磷系)的磨削液,通过超高速磨削试验,运用表面粗糙度仪及超景深显微镜等仪器分析不同极压添加剂对GCr15轴承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探讨极压添加剂在磨削加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的含硫系、氯系和磷系磨削液中,含硫化脂肪油的磨削液和含氯化石蜡的磨削液对改善GCr15轴承钢磨削表面质量有明显的效果;含硫化脂肪油的磨削液的润滑性能最好,这是因为在磨削过程中,硫化脂肪油分解出活性硫并与金属磨削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有利于减摩抗磨的FeS或Fe2S3等络合物。

    • 热处理方式对GCr15钢与Si3N4副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2017, 42(6):26-2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6

      摘要 (14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GCr15钢进行网带炉热处理和盐浴炉热处理,在自制的快速磨损试验装置上,以Si3N4陶瓷球为对偶件,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GCr15钢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白光共焦三维形貌轮廓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表面形貌,结合SPIP三维图形分析软件计算GCr15钢体积磨损量。研究表明:与盐浴炉热处理相比,GCr15钢网带炉热处理后与Si3N4陶瓷球在多组试验条件下的平均干摩擦体积磨损量更小,磨损性能更优;两种热处理方式的磨损失效原因均为疲劳磨损,但网带炉热处理后GCr15钢的磨损性能提高,试验后磨损表面相对较光滑、疲劳裂纹较少,表面的局部塑性变形减小。

    • 柔片式密封变形分析及密封性能研究

      2017, 42(6):30-3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7

      摘要 (13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柔片式密封系统中柔片变形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密封区域的流体动力学模型以及基于弹性柔片小挠度弯曲变形的微分方程,并进行ANSYS单向耦合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工况和结构参数对柔片变形和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柔片变形和密封泄漏量随密封压差的增大呈增长趋势;密封压差、柔片尺寸以及背板-柔片间隙对柔片变形和密封泄漏量影响较大;增加背板-转子/柔片间距会使得柔片变形相对初始安装位置呈逐渐上浮趋势,密封泄漏量随之增加

    • 点接触混合润滑的数值求解方法

      2017, 42(6):35-3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8

      摘要 (14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半系统法的统一Reynolds方程,对点接触混合润滑进行数值模拟。在流体润滑区,采用Reynolds方程求解流体压力,在固体接触区采用简化Reynolds方程求解压力。弹性变形使用离散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DCFFT)计算。为了加快迭代收敛速度,在数值求解过程中使用渐进网格加密(Progressive Mesh Densification,PMD)算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地求解光滑和粗糙表面条件下的各种润滑情况,包括全膜、混合和边界润滑;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润滑状态从边界到混合再到全膜润滑是个光滑过渡的过程。

    • 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兜孔形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2017, 42(6):40-4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09

      摘要 (14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保持架的兜孔形状影响保持架的稳定性,是决定球轴承稳定性的因素之一。研究角接触球轴承兜孔形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以方兜孔和圆兜孔保持架为例,研究其在不同轴向载荷、径向载荷、转速以及间隙比、沟曲率系数等工况参数下的稳定性,以及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保持架-外圈引导面平均摩擦力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径向载荷、间隙比的增加,保持架的平均摩擦力矩减小,稳定性逐渐降低,且圆兜孔保持架的稳定性略高于方兜孔保持架;随着轴向载荷、转速的增加,保持架的平均摩擦力矩增大,稳定性增加,且方兜孔保持架的稳定性略高于圆兜孔;随着内外沟曲率系数的增大,保持架的稳定性先增大后减小,且外沟曲率对保持架稳定性的影响比内沟曲率的大。

    • 不同粗糙纹理对齿轮齿条热弹流润滑的影响

      2017, 42(6):47-5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0

      摘要 (160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齿轮齿条的传动模型简化为圆柱与无限大平面之间的运动,建立考虑齿轮和齿条齿面粗糙纹理影响的齿轮齿条传动的热弹流润滑模型。采用牛顿流体,压力求解采用多重网格法,弹性变形采用多重网格积分法,计算得到不同粗糙纹理下的压力与膜厚,并与光滑表面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考虑热效应与等温情况下的压力与膜厚。计算结果表明:受粗糙纹理的影响,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压力、膜厚和温升出现波动,最小膜厚变薄;矩形和三角形粗糙纹理表面粗糙峰和粗糙谷内都会形成局部的弹流现象,产生局部压力峰;考虑热效应时粗糙纹理表面的温升呈现波动,而压力和膜厚的波动幅度更大,考虑热效应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弹流润滑分析更符合工程实际。

    • 贫油润滑状态下滑动轴承润滑静特性研究

      2017, 42(6):53-5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1

      摘要 (15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充分润滑和贫油润滑状态下滑动轴承油膜分布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贫油润滑状态下油膜分布模型。通过Elrod算法,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模型,研究恒定负载下、不同供油流量对滑动轴承油膜分布和轴颈静平衡位置的影响,并在贫油润滑状态下,研究负载变化对滑动轴承油膜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贫油润滑状态下,随着供油流量的减小,轴颈偏心率增加,油膜起始角度增加,油膜终止角度减小,完整油膜覆盖区域缩小,油膜厚度变薄;当供油流量不变时,增加负载会加剧贫油润滑现象。

    • 梯度复合结构对列车车轮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7, 42(6):59-6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2

      摘要 (15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列车车轮表面抗磨损的功能要求,划定列车车轮表面为抗磨损功能区,在功能区与车轮基体间设计合理的梯度复合结构,开展具有梯度复合结构的列车车轮设计方法研究。以 Hertz 接触理论为依据,采用ANSYS 建立轮轨热-结构耦合模型,分析轮轨整体在温度载荷及静态接触作用下应力分布。分析梯度复合结构对列车车轮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梯度复合结构车轮相比,梯度复合结构能有效降低车轮表面抗磨区与基体间等效应力突变,改变列车车轮应力分布特征,从而防止抗磨区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脱落。基于文中特定工况下,提出当抗磨区厚度为1.0 mm时,列车车轮表面抗磨区与基体间采用厚度为 2.0 mm,中间层为8层的线性梯度复合结构就可有效减缓结合面上等效应力突变的结论。

    • 零卷吸条件下滚子摩擦副弹流特性的实验研究

      2017, 42(6):65-6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3

      摘要 (15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线接触光弹流实验装置,在摆动工况下研究滚子在零卷吸速度条件下的弹流特性,探讨不同周期同一载荷下滚子摩擦副在零卷吸速度时油膜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载荷对零卷吸速度下滚子弹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滚子转速近零卷吸速度时,挤压效应起主导作用,油膜被封在接触区内,形成凹陷,并且该处油膜较为稀薄;在往复运动工况下,滚子周期性运动的次数影响零卷吸速度时滚子的油膜厚度,在起动瞬间滚子中部的油膜厚度最小,随着摆动次数的增加,滚子中部的油膜厚度逐渐增加,多次摆动后,油膜将达到相对稳定的厚度;载荷对滚子零卷吸速度下的弹流特性影响较大,随载荷的增大接触区增大,滚子端部最小油膜厚度变小,滚子端部边缘效应增大。

    • 考虑气穴影响的径向滑动轴承性能研究

      2017, 42(6):69-7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4

      摘要 (15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计入气穴影响的径向滑动轴承的数学模型,以转速、偏心率和长径比为变量,利用FLUENT软件对径向滑动轴承进行仿真,分析油膜的承载力、偏位角、黏性阻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转速、偏心率和长径比的增加,轴承最大压力、承载力、最高温度、气相体积分数和黏性阻力增大,而偏位角减少;气穴起始位置随偏心率的增大而前移,这为在实验中观察气穴位置提供参考;偏心率对油膜最大压力的影响大于转速,偏心率越大,油膜最大压力越大;气穴对轴承油膜承载特性有很大影响,结合实验中的油膜破裂现象,认为考虑气穴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2017, 42(6):73-7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5

      摘要 (156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唇形密封圈的密封机制,建立唇形密封的理论模型。基于流量因子分析轴向泵汲效应,建立泵汲流量方程;运用圆周平均雷诺方程描述密封界面流场,采用GW模型近似描述唇轴粗糙峰互相接触下的接触力与径向变形;定量分析密封界面的周向摩擦力,并给出流体摩擦表达式;对以上各因素进行强耦合分析。结合船舶桨轴密封圈的实际应用工况及结构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其方向角、膜厚、压力分布,并得到净流量随转速和粗糙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净流量随转速增加而增加,但增速逐渐变缓;净流量随粗糙度近似呈线性增加,但高粗糙度会使泄漏量增大和导致表面更容易被磨损,因此实际唇口粗糙度的选取应综合考量多种因素。

    • 基于红外光谱和极限学习机的润滑油水分检测

      2017, 42(6):79-8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6

      摘要 (16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极限学习机方法建立润滑油水分的定量预测模型。该方法利用KennardStone方法对样本进行划分,以减少建模的工作量和提高建模速度。采用极限学习机方法对某特种车润滑油的水分进行定量预测,并与偏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极限学习机方法所建模型更加稳健,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可作为该润滑油水分含量快速检测的手段。

    • g-C3N4的制备及在PEG400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017, 42(6):83-8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7

      摘要 (15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采用焙烧法制备二维纳米材料g-C3N4,用X射线衍射(XRD)对g-C3N4粉体样品进行物相分析,同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g-C3N4表面形貌。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g-C3N4作为聚乙二醇400(PEG400)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试验后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C3N4具有二维层状纳米结构,作为添加剂在PEG400中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SEM和XPS分析表明,在摩擦学过程中g-C3N4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润滑保护膜,从而提高了PEG400的摩擦学性能。

    • 月球样品真空密封结构适应性试验研究

      2017, 42(6):88-9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8

      摘要 (15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探月三期工程关键任务之一是采集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可靠的月球样品封装技术是维持月球样品原态,保证地面数据分析准确性的关键。针对月球样品密封与地面数据分析的要求,提出利用铟银合金-钛合金刀口密封为主密封,橡胶圈密封为辅助密封的冗余密封结构。对密封结构进行环境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密封结构能够用于月球样品密封,防止月球样品被污染。

    • 穿舱电缆填料函密封结构有限元分析

      2017, 42(6):92-9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19

      摘要 (16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穿舱电缆填料函密封结构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对填料函中填料在安装状态下的变形及力学行为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填料轴向预压缩量、接触面过盈量、接触面摩擦因数对填料函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压缩量对填料轴向位移、接触面径向位移、径向接触应力的影响程度较大,三者均随着预压缩量的增大而增大;预压缩量一定,接触面过盈量对填料轴向位移影响程度较小,在指定轴向位置处,接触面径向应力随着过盈量的增长呈线性增长;摩擦因数对径向接触应力影响程度较小,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径向接触应力略有增长。

    • 电机液膜密封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2017, 42(6):96-10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0

      摘要 (15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电机密封在高转速、双向旋转工况下润滑介质向电机绕组内侧泄漏的问题,设计一套液膜密封装置。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柱坐标系下雷诺方程,利用SOR求解端面液膜压力分布,比较枞树槽和T型槽的液膜密封装置的泵送性能、承载能力及泄漏量分别随转速、膜厚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条件下枞树槽压力峰值大于T型槽;枞树槽在较低的转速或较大的膜厚下即可实现泄漏介质的完全反输;同膜厚下枞树槽开启力大于T型槽且枞树槽开启力随转速、膜厚变化明显;综合分析,枞树槽较适用于高转速、双向旋转的电机液膜密封。

    • 多功能齿轮搅油功率损耗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研究

      2017, 42(6):102-10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1

      摘要 (17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搅油损失在浸油润滑齿轮传动装置功耗中所占比重较大,是导致润滑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精确预测不同工况下齿轮的搅油损失,设计一种新型搅油功率损耗测量的多功能试验装置,并介绍针对不同齿形齿轮的搅油损失、圆盘与齿轮对搅油损失和非标准直齿轮的搅油损失的实验方法。该装置可用于不同齿形齿轮、非标准直齿轮的搅油损失试验研究,来考察齿轮尺寸变化或其他因素对搅油损失的影响;用于齿轮与圆盘的搅油实验,来推导出啮合区产生的搅油损失。

    • 发动机油在不锈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2017, 42(6):107-11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2

      摘要 (15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3种发动机油(SN 5W-40级别)在不锈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并与基础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基础油在不锈钢表面很快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层为黏弹性薄膜,在正庚烷冲洗后吸附层全部脱附;发动机油中的添加剂明显增加了其与不锈钢之间的吸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吸附层的质量不断增加,形成的吸附层也为黏弹性薄膜,在正庚烷冲洗后吸附层部分脱附,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吸附层,此吸附层仍为黏弹性薄膜。研究样品含量、温度以及进样速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吸附质量和冲洗后达到稳定吸附时的吸附质量均与样品含量成正比;温度的升高不利于样品在不锈钢晶片表面的吸附,但有利于冲洗过程的脱附,温度越高,脱附率越高;进样速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不显著。

    • 燃气轮机润滑系统磨损趋势预测

      2017, 42(6):113-11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3

      摘要 (16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预测燃气轮机润滑系统试验阶段潜在的磨损故障,应用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GA)对某型燃气轮机长时试验用润滑油中典型元素的光谱监控数据趋势进行预测。通过改变光谱分析数据归一化的范围及调整学习率的自适应性对标准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适合某型燃气轮机润滑系统试验阶段磨损趋势预测的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和很强的实用性,能有效地提高磨损故障的预测成功率。 

    • 橡塑密封安全可靠性和完整性的设计控制

      2017, 42(6):119-12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4

      摘要 (15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密封可靠性及安全服役需要各类预测、检测、预防、分析、诊断等方法和技术,对减轻密封失效率和危害度有重要意义。橡塑密封(密封件、液态密封等)是随整机或部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针对密封产业质量技术基础和对安全节能的新需求,研究密封件和橡塑密封可靠性与完整性理论与实践的特征;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输送加工过程的密封完整性技术为例,分析橡塑密封系统智能、绿色化设计控制的核心技术;展望密封完整性研究方向。

    • 一种自修复功能添加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7, 42(6):126-13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5

      摘要 (15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有机钼作为自修复添加剂的主要功能成分,加入抗氧剂和适量的极压抗磨剂,制备一种摩擦副自修复功能添加剂;通过四球摩擦试验、齿轮台架试验考察其性能,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优良的减磨和摩擦副自修复性能;在中低负载下该自修复添加剂主要通过在摩擦副表面生成物理、化学吸附膜发挥减摩作用;随着负载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添加剂中的有机钼和硫磷系极压抗磨剂组分发生分解并与摩擦副表面的金属反应生成二硫化钼、磷酸铁、硫化亚铁、三氧化钼等沉积物,从而发挥良好的润滑与抗磨作用;在高负载下,该自修复添加剂主要通过微流变作用实现磨损表面的平整与自修复。

    • 一种抗磨型烟炱分散剂的研究

      2017, 42(6):133-13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6

      摘要 (15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高级别柴油机油配方开发的要求,合成一种含芳胺和钼的抗磨型烟炱分散剂,通过烟炱分散试验、烟炱磨损试验和减摩性能试验考察评价其性能。结果表明,该分散剂不仅具有很好的烟炱分散性能,还具有优异的抗烟炱磨损性能。

    • 一种快速获取热汽缸油的机构设计

      2017, 42(6):136-14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6.027

      摘要 (16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整箱(罐)高黏度汽缸油加热到易于输送的温度,耗能又耗时。利用汽缸油加热时密度下降,热油上浮汇集液面而使液面油温总是最高的特点,将泵的吸油口设计成浮动在液面附近,从而实现了热油的快速获取。设计的热汽缸油快速获取机构利用浮球带动磁铁驱动的铝质导架将液面附近的进油通道打开从而让热油流入,实现了从大容量油箱快速获取热润滑油的目的。试验表明,该机构中阀芯动作几乎无冲击,机构运行平稳,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