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润滑与密封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0-32385313 32385312 RSS EMAIL-ALERT
  • 2016年第41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螺旋锥齿轮齿面粗糙度对其乏油润滑寿命的影响

      2016, 41(8):1-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1

      摘要 (18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螺旋锥齿轮真实齿面粗糙度与失油啮合条件下乏油寿命间的关系,根据微分几何与啮合原理,计算啮合点的弹流润滑参数;建立考虑齿面粗糙度影响的弹流膜厚方程,借助有限元方法求解Reynolds方程得到啮合过程中各啮合点的法向正压力和弹流润滑中心油膜厚度;通过修正螺旋锥齿轮光滑齿面的乏油寿命预测公式,计算不同粗糙度表面参数下的螺旋锥齿轮乏油寿命,分析粗糙度表面参数对其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果表明,失油条件下齿面啮合乏油润滑寿命较短,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大齿面粗糙度能提高乏油寿命,且相对光滑齿面,粗糙接触齿面油膜分布较均匀。

    • 表面织构对滑动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2016, 41(8):6-1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2

      摘要 (17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给定载荷和转速的滑动轴承为对象,基于统一Reynolds方程法建立润滑分析模型,研究几种分布形式的表面织构对润滑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显示:织构分布对轴承偏心率和最小厚度影响显著,合理的部分分布织构明显改善轴承的润滑性能;存在最佳织构深度使得不同分布的织构润滑效果最优;矩形凹槽、矩形凹坑、圆形凹坑的织构分布中,矩形凹槽润滑效果最好;沿圆周方向单列矩形凹槽的润滑效果优于多列矩形凹坑;表面织构在高速、轻载时改善润滑的效果明显。

    • 环氧大豆油衍生物作为多元醇酯润滑添加剂性能研究

      2016, 41(8):14-1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3

      摘要 (15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环氧大豆油、酸性磷酸酯、酸性硫代磷酸酯为原料制备2种润滑油添加剂。采用SRV试验机研究2种添加剂在三羟甲基丙烷多元醇酯中的减摩、抗磨性能,利用四球试验机测试其最大无卡咬负荷。实验结果表明,2种添加剂质量分数为1%时能够显著降低体系的摩擦因数与磨损体积,磨损体积最低可降至基础油润滑时的1/10。采用扫描电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下试盘磨痕表面的形貌及元素化学状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种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与摩擦副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磷化物从而起到良好的减摩抗磨作用。

    • 含氮硼酸酯与磷酸酯添加剂在PAO10中的摩擦特性协同效应

      2016, 41(8):19-2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4

      摘要 (15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成一种含氮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二羟乙基十八胺硼酸酯,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分别和磷酸三丁酯、磷酸三甲酚酯复配后在基础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含氮硼酸酯与磷酸酯复配后表现出比其单剂更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两者在摩擦学性能上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极压性能随着磷元素含量的减少而变差;含氮硼酸酯与磷酸酯复配后可使摩擦副表面磨痕变浅,磨斑减小。

    • 球面螺旋槽动静压气体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2016, 41(8):24-2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5

      摘要 (15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半球螺旋槽动静压气体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球面动静压混合气体轴承的非线性动态润滑计算分析数学模型,采用偏导数法推导出扰动压力控制方程;在广义坐标系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扰动压力控制方程离散化,推导出扰动压力的差分表达式;推导出半球螺旋槽动静压气体轴承刚度和阻尼系数与扰动压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采用VC++60编制程序,数值计算出三维微气膜的瞬态扰动压力分布、非线性气膜力及动态刚度系数和动态阻尼系数。研究转速、偏心率及供气压力对气膜动态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偏心率及供气压力的增大,气膜刚度和阻尼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 纯滑动乏油条件下弹流油膜凹陷的实验观察

      2016, 41(8):30-3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6

      摘要 (15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光干涉实验技术研究纯滑动条件下,乏油程度对油膜表面凹陷的影响。实验所用润滑油为PB680,PB680具有很高的黏度,有利于油膜表面凹陷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速条件下,随着乏油程度的严重化,凹陷深度逐渐减小,凹陷位置也逐渐向接触区出口方向移动并最后消失;在高速条件下,乏油造成凹陷深度降低,而且在接触区中心出现一个圆形小凹陷;乏油条件也会造成接触区内出现双凹陷现象,当严重乏油时,所有凹陷消失;当载荷降低时,接触区弹性变形减小,减弱了凹陷现象;但乏油条件可增加凹陷的深度。

    • 316L 不锈钢关节材料的摩擦腐蚀行为研究

      2016, 41(8):34-3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7

      摘要 (16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UMT2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CHI614E)摩擦腐蚀试验平台,考察医用316 L不锈钢在模拟体液润滑条件下的摩擦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摩擦腐蚀的形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316 L不锈钢摩擦腐蚀后的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增大;不同载荷条件下,摩擦腐蚀的摩擦因数均大于纯摩擦下的摩擦因数,且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摩擦腐蚀电流则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摩擦腐蚀磨损面的破坏比纯摩擦严重,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犁沟磨损和剪切塑变所造成的局部剥落。

    • 推土机变速箱用润滑油黏温特性研究

      2016, 41(8):39-4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8

      摘要 (158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润滑油黏度的在线监测是实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润滑油的实时黏度需要根据润滑油的黏温特性换算成国家标准100 ℃时的黏度。为研究推土机变速箱润滑油15W40 CF4的黏温特性,对SD22型推土机变速箱润滑油进行跟踪取样,测定新油、寿命中期油和废油在40~100 ℃时的运动黏度。采用Andrade方程、Walther方程和Vogel方程对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比较3种黏温方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用Vogel方程来描述这类润滑油的黏温特性更加准确,为在线监测的实时黏度换算提供依据。

    • 可倾瓦轴承温度监测方法研究

      2016, 41(8):43-4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09

      摘要 (16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可倾瓦轴承是高参数旋转机械的关键零部件之一,轴承瓦块温度超标可能诱发机组间断停机或失效,有必要对瓦温实时监测并给出补救措施。通过对可倾瓦轴承瓦块温度、油膜压力及最小油膜厚度等的分布规律研究,提出一种多点关联测温方法。该方法由特征点协同测温和特殊点独立测温2种方案构成。针对某机组可倾瓦轴承,利用上述测温方法获得试验轴承温度实时测试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轴承主承载瓦温度随转速升高而升高,最高瓦温出现在近出油边;副承载瓦温度随转速变化趋势与主承载瓦一致;瓦块温度在撤掉顶轴油前后有明显突变,说明瓦块温度与静压、动压效应关系密切。试验验证了该测温方法的可行性,为滑动轴承温度超标防治提供了技术手段。

    • Sn-Ag-Cu系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2016, 41(8):48-5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0

      摘要 (16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真空压力浸渗复合技术将熔融固体润滑剂熔渗到微孔金属陶瓷基体中,制备熔渗型SnAgCu系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利用XP2型高温摩擦磨损销盘型试验机考察其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SEM和XRD分析其磨损表面形貌、成分,探讨其高温自润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在600 ℃高温下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这是因为在高温摩擦磨损过程中熔渗于基体材料中的固体润滑剂在高温、摩擦热和应力的作用下从微孔中析出,并在摩擦界面形成由Cu3Sn、CuαSbγ、Fe3Sn、Ag3Sn等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润滑膜。该润滑膜使材料具有良好高温自润滑性能,其中的Ag元素对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大。

    • 旋耕机湿地弯刀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2016, 41(8):53-5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1

      摘要 (16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HSR2M高速式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湿态条件下,湿地弯刀表面粗糙度、往复速度和法向载荷等对旋耕机湿地弯刀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并通过磨痕形貌分析其磨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和磨损量随着旋耕机湿地弯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磨损量随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往复速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摩擦表面温度随着法向载荷和相对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湿态条件下湿地弯刀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局部有点蚀现象出现。

    • 内嵌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的多磨粒特性仿真研究

      2016, 41(8):57-6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2

      摘要 (16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液中的磨粒状态错综复杂,容易出现聚集,为准确获取磨粒信息,建立多磨粒的数学模型。为研究油液中磨粒的不规则形状对内嵌电感式传感器电感特性的影响,利用Maxwell建立内嵌电感式传感器的仿真模型,从电感值、磁通量、耦合系数等多种角度探究多磨粒的电感特性。结果表明:双磨粒的电感值远大于单磨粒,柱状磨粒电感值远大于相同体积的球状磨粒;球磨粒与柱磨粒的相对位置对电感的影响不大。

    • 表面磨损对非牛顿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

      2016, 41(8):62-6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3

      摘要 (17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虑磨损对润滑状态的影响,构建带有磨损带的非牛顿流体圆接触热弹流润滑模型,分析磨损半宽对油膜压力、厚度、温度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并与牛顿流体的热弹流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磨损半宽的增大,最小油膜厚度明显减小,且总是处于磨损带边缘附近,并向入口处移动;而中心膜厚随磨损半宽的增大线性增大;卷吸速度、载荷及滑滚比对膜厚随磨损半宽改变的影响不大;非牛顿效应对温度和摩擦因数有较大影响。

    • 计入温黏效应的高速径向动压轴承特性分析

      2016, 41(8):68-7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4

      摘要 (17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高速径向动压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温黏效应对油膜静、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联立求解二维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和温黏方程,得到油膜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和黏度分布,进而求出承载力、摩擦力等静特性系数和刚度系数、阻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油膜温度由入口处沿周向上升,在破裂边前达到最大,温度沿轴向变化不大;计入温黏效应,油膜偏位角增大,承载力、摩擦力和侧泄量均减小,且随着转速升高和偏心率增大,变化趋势愈加明显;计入温黏效应,油膜动特性系数明显减小,且转速越高、偏心率越大影响越显著。

    • 发动机连杆衬套微动特性分析

      2016, 41(8):72-7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5

      摘要 (17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某型发动机连杆衬套和连杆小头过盈配合引起的微动现象,应用有限元对连杆小头组件爆压时刻的接触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选取过盈量和摩擦因数为试验因子建立正交模拟试验方案,得到过盈量和摩擦因数对连杆衬套微动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过盈量的增大,连杆衬套接触压力增大,摩擦应力减小;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连杆衬套接触压力先增大后减小,摩擦应力增大;连杆衬套和连杆小头接触面间摩擦因数对连杆衬套微动特性影响显著。

    • SiC粒径对铜基复合材料载流磨损性能影响

      2016, 41(8):77-8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6

      摘要 (16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SiC粒径改性的SiC/C/Cu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大小对材料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载流磨损试验,研究不同滑动速度下,SiC粒径对材料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C/C/Cu复合材料中小颗粒SiC偏聚于C/Cu界面处,而大颗粒SiC均卡嵌在铜基体内,并且随着SiC颗粒的增大,复合材料硬度和密度稍有增加,孔隙率迅速降低,导电率增加;在较低滑动速度下,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SiC粒径增大不断降低;在较高滑动速度下,随SiC粒径增大,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先降低后升高,25 μm SiC改性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磨损率。

    • 基于LabVIEW和L型加载的橡胶水润滑性能测试系统

      2016, 41(8):82-8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7

      摘要 (17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专门用于研究橡胶水润滑性能的软件较少且功能不完善,且现有的橡胶水润滑性能测试系统存在加载方式复杂引起的各种不可预测结果,加载结构中的其他附件影响加载的大小,复杂加载方式导致橡胶原料耗费较大等不足。为满足橡胶水润滑性能研究的实验要求,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L型加载橡胶水润滑性能测试系统,并采用该系统对丁腈橡胶的水润滑性能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该橡胶水润滑性能测试系统系统稳定,测试数据可靠,后期维护和添加功能方便,且L型加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和节省实验原料的优点。

    • 纳米铜/PTFE复合纳米减摩涂料在P110套管上的应用

      2016, 41(8):92-9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19

      摘要 (16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高纯度、高浓度的纳米铜悬浊液为基体,添加适量的其他纳米颗粒,以环氧树脂作为主要黏结剂,制备一种纳米铜/PTFE复合纳米减摩涂料。将该涂料涂覆在P110接箍的磷化层表面,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在不同载荷下的减摩性能,并通过P110长圆螺纹套管全尺寸上卸扣试验考察其抗黏扣性能。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高渗透性,其可渗入磷化层内部,固化后即与磷化层形成一层牢固的减摩纳米复合铜质金属层,起到类似于镀铜和纳米滚珠的复合减摩效果;该涂料能大大降低套管螺纹的上扣扭矩,从而可有效地改善甚至消除高钢级油套管磷化接箍黏扣的发生。

    • 高转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

      2016, 41(8):97-10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0

      摘要 (18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应用于高转速轴密封时,因离心作用的影响会引起磁性液体出现大量迁移,导致密封性能变差,高转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摩擦热引起磁性液体温度升高,导致磁性液体黏度降低、密封性能受损。设计一种适用于高转速的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在普通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互换旋转磁极与静止磁极位置,消除离心力对磁性液体的影响;通过增加非导磁套筒,加快热量传递,降低磁性液体温度。对密封结构关键部件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磁极和永磁体的径向尺寸、永磁体的轴向长度,优化后密封间隙处磁通密度分布更均匀,磁通密度梯度更大,密封性能最优。通过ANSYS分析,模拟出高转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中磁通密度的分布和极齿上的磁通密度大小,证实密封结构优化的合理性。

    • 基于变温下测试板对润滑脂流变测试的影响

      2016, 41(8):102-10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1

      摘要 (17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流变仪测试板对润滑脂流变性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旋转流变仪测量在不同温度下采用不同直径、表面粗糙度和类型(平板和锥板)的测试板时某润滑脂的流变性能,分析其流变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润滑脂流变特性测试过程中存在壁滑移现象,温度越高壁滑移现象越明显;测试板的选择对润滑脂流变性能测试误差有较大的影响,选用小半径粗糙的测试板可以有效减轻壁滑移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关注温度变化对壁滑移效应的影响。

    • 混运模式下钢轨打磨廓形对客货车车轮磨耗的影响研究

      2016, 41(8):108-11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2

      摘要 (17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当前铁路既有线通常采用客货混运模式的现状,以LM踏面客货车车轮分别与CHN60钢轨和打磨后钢轨进行匹配,分析不同匹配下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考虑材料弹塑性以及车轮的惯性力,采用mixed Lagrangian/Eulerian方法建立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基于2种不同的磨耗模型,研究混运模式下钢轨打磨对客货车车轮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轨打磨使得客货车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发生改变,打磨后的钢轨与客车车轮接触Mises应力减小,而与货车车轮接触Mises应力变化不大;同一钢轨分别与客货车车轮接触时,货车车轮的磨耗比客车车轮磨耗大;钢轨的打磨会降低轮轨接触斑内的牵引力从而降低车轮磨耗,这对于延长轮轨的使用寿命非常有利。

    • 可调控型气体密封的调控性能及复合开启特性

      2016, 41(8):114-12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3

      摘要 (175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可调控型气体密封(RDGS)的调控和开启性能,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引入调控比参数,建立RDGS数值分析模型,并提出将平衡膜厚作为控制目标。采用有限单元方法求解雷诺方程,研究实际工况下调控比对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根据开启临界气膜厚度的假设,提出用于分析RDGS开启状态的判据——复合开启比。结果表明:主动调节调控比可使RDGS性能参数维稳在一定参数范围内,但参数范围随工况改变而不同;泵入式气体密封(PiDGS)的调控性优于泵出式气体密封(PoDGS),但PoDGS比PiDGS更易于开启。通过试验验证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RDGS开启状态的判断提供一种方法。

    • 航天器圆柱滚子轴承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2016, 41(8):121-12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4

      摘要 (17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航天器圆柱滚子轴承的热失稳机制,设计一种电主轴驱动的悬臂支撑的轴承试验台,该试验台采用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的支撑轴承,以协调主轴热变形,通过液压加载实现试验轴承的静态加载,采用端面喷油方式实现润滑和加热功能。以E2224HT型圆柱滚子轴承为测试对象,利用PRO/MECHANICA软件分析试验轴承发热情况下的热传导及其对主轴温度分布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轴承发热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转速是影响轴承最高温度的最主要因素,转速和载荷都对轴承的温升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转速的影响更为显著。

    • 汽轮机油耐水洗防锈剂研究

      2016, 41(8):126-12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5

      摘要 (18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汽轮机油常用防锈剂十二烯基丁二酸(T746)水流失性问题,根据防锈剂作用原理,选择更长碳链烯基,合成长链烯基丁二酸和烯基丁二酸半酯2种防锈剂,并按美军标MIL17331J中规定的方法,对其在汽轮机油中的耐水洗性能、防锈性能和对润滑油破乳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2种长碳链羧酸及半酯作为防锈剂具有较好的防锈性能,与防锈剂T746相比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与常用破乳剂T1001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作为新的汽轮机油耐水洗防锈剂。

    • 铜离子对直链烯烃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2016, 41(8):129-13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6

      摘要 (16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旋转氧弹法、热氧化法研究含Cu+/Cu2+的直链烯烃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考察反应温度、金属离子质量分数对氧化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0 ℃下Cu+/Cu2+的氧化作用大于120 ℃下;金属离子在诱导期促进氧化反应速率,其中Cu+存在时的氧化反应速率大于Cu2+,但随着氧化的进行,金属离子抑制烯烃氧化反应速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u2+的存在促进了醛、酮及羧酸类化合物的生成,质量分数低于8×10-5的Cu+抑制了醛、酮及羧酸类化合物的生成。通过热力学计算解释了含Cu+时直链烯烃氧化反应速率大的原因并证实了烯烃分子簇结构的存在。

    • 基于遮光原理的颗粒计数器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 41(8):133-13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7

      摘要 (17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超声波消泡、负压消泡、正压消泡、管路清洗次数及不同实验人员因素对遮光法自动颗粒计数器污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负压和正压方法都能有效消除油样中的气泡;设备管路越清洁,对污染度等级测量结果的影响越小;实验的各种因素对大于14 μm颗粒的污染度等级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大。

    • 基于统计方法的风电机组油液监测诊断标准的设置方法

      2016, 41(8):136-14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8

      摘要 (16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采用3种数理统计方法,即正态分布法、对数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设置油液监测诊断标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采用3种数理统计方法所设置的油液监测诊断标准,可以用作油液监测实际工作的诊断依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设定油液监测信息参数界限值时,选择的数据总体要包含所研究的信息参数从正常到劣化至润滑油不能继续使用的整个寿命周期实际检测数据。

    • 润滑油中三种微量非金属元素的ICP-OES快速同步测定

      2016, 41(8):142-14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29

      摘要 (17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润滑油样品进行前处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S,P,Si 3种微量非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确定仪器的最优分析参数,如波长、发射功率、雾化器流量、观测高度等,并建立微波消解、ICPOES测定润滑油微量非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3%~1012%,精密度小于3%,是一种快捷、准确检测润滑油中的微量非金属元素的方法。

    • 冷轧支撑辊稀油润滑系统进乳化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2016, 41(8):145-14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6.08.030

      摘要 (16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支撑辊轴承稀油润滑系统存在的乳化液侵入润滑系统的问题,提出改进密封结构和采用一种高分水性能润滑油的解决方案。通过改进密封结构,减少了乳化液侵入稀油润滑系统,通过提高油品的分水性能,提高了系统应对突发的进乳化液事故的能力。该改进措施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条酸轧机组上。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