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润滑与密封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0-32385313 32385312 RSS EMAIL-ALERT
  • 2017年第42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于四球试验的润滑油颗粒污染物对摩擦振动的诱导关系研究

      2017, 42(12):1-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1

      摘要 (11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润滑油中颗粒污染物会直接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并加剧摩擦副的磨损,同时还会诱导摩擦副产生额外的振动,对机械设备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构成威胁。为研究颗粒污染物对摩擦振动的诱导关系,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通过改变颗粒物材质、尺寸和含量,研究颗粒污染物诱导摩擦副产生的摩擦振动。结果表明,在一定硬度范围内,颗粒物材质硬度越低越容易诱导摩擦振动;在一定尺寸范围内,颗粒物尺寸越小越容易诱导摩擦振动;存在颗粒污染物含量临界值使摩擦振动最大,低于该临界值时摩擦振动减弱,高于该临界值时不会引起摩擦振动。

    • 海水润滑条件下橡胶材料静摩擦行为研究

      2017, 42(12):6-1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2

      摘要 (12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深水铺管过程中,张紧器上的橡胶垫块与管道外壁之间的接触摩擦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管壁表面海浪液滴润滑作用的影响。为海浪液滴润滑作用的影响,采用自制的模拟试验装置,研究深水铺管过程中3种典型的海水润滑条件对橡胶材料与钢制管道间的静摩擦接触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对橡胶-钢接触区的润滑作用明显,减小了接触系统的最大静摩擦力;3种不同海水润滑条件对接触系统的润滑效率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完全润湿、后端润滑、前端润滑。通过对接触区演化过程的观测,分析海水润滑机制,结果表明,接触区中海水介质润滑层的存在减弱了接触面间黏着力的水平,并加速了接触面间分离过程,导致最大静摩擦力下降;润滑效率不同主要是因为海水介质润滑层在接触区内的形成机制不同,进而导致润滑效率不同

    • 离心惯性项对螺旋槽液膜密封稳态特性影响

      2017, 42(12):12-1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3

      摘要 (11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考虑离心惯性项与不考虑离心惯性项的螺旋槽液膜密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2种条件下的液膜密封开启力、刚度及泄漏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液膜密封开启力、刚度、泄漏量呈线性增加;随着膜厚的增加,液膜密封开启力、刚度逐渐减小,而泄漏量逐渐增大;不同转速和不同膜厚下,离心惯性项对液膜密封开启力、刚度的影响可忽略,转速较高、膜厚较大时,离心惯性项对液膜密封泄漏量的影响不可忽略。

    • 基于摩擦因数预测模型优选湿热地区高速列车车轮型面

      2017, 42(12):16-2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4

      摘要 (11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考虑温湿度影响的摩擦因数预测模型及mixed Lagrangian/Eulerian方法建立高速轮轨稳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在不考虑横移及冲角的条件下,对比分析XP55、S1002以及LMa车轮型面分别与CHN60轨相接触时的接触特性及磨耗特性,优选出一种最适合湿热地区高速列车车轮型面。结果表明:XP55车轮型面牵引性能、轮对恢复对中性能最好,但是耐磨性及临界速度均最差;S1002车轮型面与CHN60轨匹配性能最差,同时牵引性能、轮对恢复对中性能最差,易发生失稳,但耐磨性及临界速度均最好;LMa车轮型面接触特性及磨耗特性均介于两者之间,相对更加适合湿热地区高速列车。

    •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磨损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2017, 42(12):23-2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5

      摘要 (12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以Archard磨损计算模型为载体,将齿轮啮合区域的齿廓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齿轮齿廓磨损计算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齿廓各点的磨损情况,编写相关的计算程序,分析齿廓各啮合点处压力角与滑动系数、磨损率、摩擦距离、磨损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在啮合区域内,齿廓的相对滑动系数、摩擦距离、磨损率、磨损量从齿根到齿顶的变化规律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在节点处理论值为0。提出的数值计算方法可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材料、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齿轮副的磨损量的定量计算,从而实现对齿轮使用寿命的预测。

    • 高黏度齿轮油润滑状态转变的试验观察

      2017, 42(12):29-3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6

      摘要 (13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双色光干涉润滑油膜测量技术,观察球-盘接触副内大黏度齿轮油润滑状态的转变过程,并对不同速度和载荷条件下润滑状态在不同区间内的转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油条件下,随卷吸速度增加,润滑油膜从弹流润滑状态向动压润滑状态转化,且2种润滑状态之间存在着明显过渡区间;而随着载荷的增加,润滑油膜从动压润滑向弹流润滑状态转化;在定量供油条件下,润滑油膜在弹流润滑区间内从富油润滑状态向乏油润滑状态转化。

    • 摩擦润滑对金属定子衬套外高压成形结果的影响

      2017, 42(12):34-3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7

      摘要 (11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长径比金属定子衬套成形管件需要保证较高的贴模质量和成形质量,而摩擦对成形管件的成形质量的影响较大。综合考虑成形管件内径、材料性能参数、加载路径和成形压力等参数的影响,建立金属定子衬套外高压成形数值仿真模型,研究摩擦润滑对等壁厚金属定子衬套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摩擦因数增大,成形管件轴向材料塑性流动增幅较大,但成形管件中间截面等效塑性应变沿路径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数值变化幅度也较小。综合分析成形管件过渡处对角距离、壁厚分布标准差和相对壁厚误差3项成形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管件成形质量随摩擦因数增大而降低,所以在等壁厚金属定子衬套成形过程中,需要尽量改善管件与模具之间的摩擦润滑条件。

    • 油气润滑ECT传感器的建模与边缘电容分析

      2017, 42(12):39-4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8

      摘要 (11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小管径油气润滑ECT系统中电容传感器的特点,建立其电容传感器的二维数学模型;分析相对介电常数对边缘电容的影响;定义边缘电容影响系数,并研究边缘电容影响系数与管道半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壁、油膜与气体的厚度比对边缘电容值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减小油膜厚度及管壁厚可以有效减小边缘电容;小管径的边缘电容影响系数超过05,随着管径增大,边缘电容影响系数呈下降趋势;对于油气润滑系统来说,传感器的边缘电容对ECT空间图形成像误差有较大影响。

    • 多孔质气浮轴承制造工艺对多孔材料渗透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7, 42(12):45-4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9

      摘要 (11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孔质材料用作多孔质节流器通常要经过加工处理,为了探究多孔质气浮轴承的合理制造工艺以及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随着不同加工状态的变化,研究加工工艺对多孔材料孔隙结构的影响,分析并测试加工过程中多孔材料的渗透率大小及均匀性,并对制成的气浮轴承进行静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普通的机械加工如车削和磨削均会让多孔材料的表面堵塞,而腐蚀和研磨加工是恢复多孔材料渗透性的常用方法,其中研磨是使多孔材料满足要求的最佳工艺;不同粒径大小的研磨液对多孔材料渗透率的恢复程度不同,多次研磨后的渗透率要大于单次研磨的渗透率,表明通过研磨工艺可以主动控制多孔材料的渗透性能,制造出性能优良的多孔质气浮轴承。

    • 脂肪酸咪唑啉衍生物对YG8硬质合金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017, 42(12):50-5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0

      摘要 (13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6-氨基己酸与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和四乙烯五胺(TEPA)为原料,分别合成3种水溶性咪唑啉类衍生物。通过MMW1B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3种衍生物作为水基润滑剂对YG8硬质合金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考察YG8钢球的磨损表面形貌,并用vk97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EDS和XPS分别对对YG8钢球磨斑进行3D测试、元素分布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3种添加剂都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水溶性和减摩、抗磨性能,并且以TEPA链的添加剂的抗磨效果最好,TETA链的添加剂的减摩性能最好;在摩擦过程中,添加剂在YG8钢球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吸附,形成一层有机氮保护膜,其中高含氮量比低含氮量咪唑啉添加剂的磨损表面更加光滑,减摩和抗磨性能最好。

    • 磁控溅射沉积TiB-2/DLC纳米多层膜的结构及其机械性能研究

      2017, 42(12):56-6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1

      摘要 (12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系统在P(100)硅片和304不锈钢基底上制备TiB2/DLC纳米多层膜。利用FESEM、TEM、XRD和AFM观察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纳米压痕仪、维氏硬度计和CSM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TiB2靶电流对多层膜的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B2/DLC多层膜具有良好的多层调制结构,多层膜沿TiB2(101)晶向择优生长;多层膜的表面粗糙度随着TiB2靶电流增加而增加;多层膜中的大量异质界面能显著提高薄膜的硬度及韧性,而且当TiB2靶电流为20 A时,多层膜的硬度约为单层DLC薄膜的两倍;多层膜中具有硬质TiB2层和软质DLC层的交替结构,在摩擦过程中,硬层TiB2起到良好的承载作用,软层DLC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使多层膜具有比单层DLC薄膜更低的摩擦因数。

    • 纯滑动条件下急停对表面凹陷现象的影响

      2017, 42(12):64-6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2

      摘要 (12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光干涉球-盘试验机上研究在不同速度和载荷条件下,“温度-黏度楔”凹陷油膜在急停过程中向挤压凹陷油膜的转化情况,并使用双光干涉图像处理软件对油膜中截面膜厚进行测量。为获得“温度-黏度楔”凹陷,实验中使用一种黏度较高的润滑油。实验结果表明:急停过程可分为2个过程,即速度急剧减小的过程和速度为0的过程,在速度为0阶段初期,油膜的变化由“温度-黏度楔”效应和挤压效应共同作用;“温度-黏度楔”效应延长了油膜的存在时间,但最终此效应消失,油膜的变化完全由挤压效应所控制;随着载荷的增加,接触区内封油量增加,油膜厚度增加;随速度的降低,1个凹陷会先变成2个,再变成1个,最后也被保持在接触区中,并随停止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

    • 混合流态下高速径向动静压轴承静特性分析

      2017, 42(12):69-7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3

      摘要 (13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具有深浅腔的高速动静压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计入润滑油黏温特性时高转速下油膜层流、紊流共存时的混合流态对油膜特性的影响;建立层流、紊流共存时油膜的Reynolds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润滑油黏温特性方程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综合利用有限元法和差分法求解以上方程,得出不同工况下油膜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范围内,轴承内部油膜紊流区域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相同工况下混合流态模型计算出的油膜特性数值大于层流状态模型计算出的数值,数值之差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高转速引起的润滑油膜流态的变化对轴承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计算轴承特性时,考虑油膜流态的改变有利于得出与实际工况相近的理论数值。

    • 600 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低压转子叶片脱落振动特性研究

      2017, 42(12):73-7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4

      摘要 (13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国产600 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低压2转子末级叶片脱落故障问题,开展低压转子叶片脱落对机组轴系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采用有限元法构建轴系动力学模型,进行临界转速与振型分析;通过施加瞬态激励力模拟叶片脱落,建立低压转子叶片脱落瞬态激励模型,开展机组轴系非线性瞬态时域分析,得到工作转速3 000 r/min下轴系叶片脱落和各轴承处振动响应;对比激励前后振动响应,总结低压转子叶片脱落故障对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轴系振型以各跨转子弯曲振型为主,叶片脱落主要影响其所在跨转子的振动特性,且表现为典型的瞬态不平衡振动特性。

    • 考虑热效应的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动态特性研究

      2017, 42(12):79-8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5

      摘要 (12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流体润滑为基础,考虑热效应对油膜黏度的影响,研究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的动态特性,利用DyRoBesBeperf 软件建立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的参数化模型,在环速比一定时分析浮环轴承内外油膜压力的分布,以及偏心率、油膜的刚度、阻尼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浮环轴承结构参数及载荷一定的情况下,随转子转速的增加,其偏心率下降,Sommerfeld数和功耗均增大,且内油膜的Sommerfeld数、功耗大于外油膜的Sommerfeld数及功耗,因此内油膜承载力大于外油膜承载力;因偏心率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油膜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下降。

    • 低含量磷片石墨填充改性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2017, 42(12):84-8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6

      摘要 (12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改善聚四氟乙烯高磨耗的缺点,通过冷压烧结成型工艺制备4种低含量鳞片石墨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探究其在较高载荷(08 MPa)及不同转速下的摩擦磨损情况。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磨痕深度,借助扫描电镜观察摩擦表面形貌并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较高载荷下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体积磨损率都较纯PTFE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当石墨填充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体积磨损率降到最低,在载荷为08 MPa、转速为80 r/min时较纯PTFE分别降低了197%和8425%;在较高载荷下,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逐渐由犁耕磨损向黏着磨损转变,且当石墨质量分数为10%时,出现轻微的疲劳磨损。

    • 湿式换挡离合器接合过程黏性转矩计算研究

      2017, 42(12):89-9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7

      摘要 (13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一般分为纯油膜剪切、混合摩擦、粗糙接触3个阶段,其中黏性转矩发生在纯油膜剪切阶段和混合摩擦阶段。在考虑压差作用和离心力作用下分别计算径向流速和流量,根据修正的雷诺方程牛顿内摩擦定律分别建立摩擦副间油膜厚度模型和黏性转矩计算模型;利用Simulink仿真模块计算得到油膜厚度和黏性转矩;通过引入系数方程修正黏性转矩公式,并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采集分析,确定方程中的自变量系数。黏性转矩试验测试曲线与计算曲线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黏性转矩受离心力和压力差作用影响较大;由于流体的可压缩性和流动性使得控制油压作用减弱,由转速导致的离心力对黏性转矩影响则被加强,因此转速对黏性转矩的影响远大于控制油压的影响。

    • 泡沫金属磁流液阻尼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2017, 42(12):96-9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8

      摘要 (13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磁流变泡沫金属阻尼器的阻尼力,基于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以间隙中磁感应强度为优化目标,以活塞工作长度、直径及缸筒壁厚为优化参数,对泡沫金属磁流变阻尼器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组建泡沫金属磁流变阻尼器剪切力测试系统,实验测试阻尼器优化前后的性能。结果表明,施加相同电流及同等剪切速率时,优化后的泡沫金属磁流变液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提高了146倍,优化效果明显。

    • 海水润滑下几种聚酰亚胺材料高副摩擦学性能

      2017, 42(12):100-10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19

      摘要 (12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销盘摩擦实验研究4种聚酰亚胺(PI)材料,即均苯型JHPI30、聚合热压板材YS20、缩聚热压板材P84以及均苯型添加质量分数15%石墨的SP21,与174PH配对在海水环境中高副摩擦学性能。通过摩擦因数、磨损体积测量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几种PI材料黏弹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等性能对摩擦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的4种PI材料中SP21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最小,P84次之;JHPI30、YS20的磨损机制为塑性变形和磨粒磨损,P84是轻微的塑性变形和轻微的磨粒磨损,SP21是轻微的磨粒磨损。SP21具有最好的抗磨减摩性能,相比其他3种材料更适宜作为海水润滑下高副材料。

    • 基于APDL的机械密封环温度场分析

      2017, 42(12):104-10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20

      摘要 (12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循环迭代计算方法,用以计算机械密封摩擦热量在动、静环上的分配关系,并采用APDL编程实现该计算方法。实例计算结果显示,该计算方法对于计算机械密封摩擦热量在动、静环上的分配关系是有效的,收敛速度是超线性的,且不受初始值的影响。讨论介质温度、对流换热系数等因素对摩擦热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热量的分配比沿密封宽度呈非线性变化;随介质温度的升高,动环中间区域的热量分配比减少,而动环边缘处的热量分配比增大;随着介质的转动密封对流换热系数与固定密封对流换热系数的比值的增大,动环各区域的热量分配比整体上升。

    • 某法兰连接结构更换保温层后的泄漏失效分析

      2017, 42(12):110-11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21

      摘要 (12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某重整反应器封头高温螺栓法兰连接系统在运行半年、更换保温层并再次保温后发生的泄漏失效问题,在考虑法兰、螺栓等高温蠕变的基础上,应用瞬态热-结构分析方法探讨重整反应器螺栓法兰接头失效机制。结果表明:螺栓和法兰的高温蠕变对垫片接触应力的影响显著,但运行半年后最大垫片接触应力仍大于操作密封比压,因此高温蠕变不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更换保温层时外部降温幅度对垫片接触应力分布及大小有决定性影响,随着降温幅度的增大,保温后的垫片接触应力逐渐减小,有效密封宽度也随之减小;当降温幅度过大时,垫片接触应力将下降至小于垫片操作密封比压,垫片失去密封能力,因此更换保温层时降温幅度过大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

    • 环烷酸在超低硫喷气燃料中的摩擦学性能

      2017, 42(12):115-12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22

      摘要 (12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环烷酸用作喷气燃料抗磨剂在柴油机上使用时的摩擦学性能,采用纳米三维仪、SEM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对试验球磨斑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HFRR试验中,随着环烷酸添加量的增加,磨斑直径和摩擦因数曲线开始时迅速减小,随后缓慢减小,当环烷酸质量浓度在80 mg/L以上时能够满足喷气燃料在柴油发动机上对润滑性的使用需求;随着环烷酸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球磨痕表面粗糙度下降;在喷气燃料中添加环烷酸后磨痕表面的O元素明显增加,说明环烷酸在摩擦化学作用下与金属基体发生了化学吸附,起到了抗磨效果。

    • 混合液相体系拉延油黏度关联与预测

      2017, 42(12):121-12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23

      摘要 (12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一种牛顿型与非牛顿型的混合体系完全水溶性拉延油,并研究其黏度预测方法。在不同的体系温度下,以乙二醇为稀释剂,对拉延油高黏度和固态组分进行稀释调节,得到一种完全水溶性拉延油体系;将温度和稀释剂作为可调变量,利用线性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Eyring方程和Boltzmann方程进行联合回归计算,得到用于预测该类体系黏度的4参数模型以及模型参数与乙二醇稀释剂含量的关系式,其预测值与实验值平均相对百分误差仅为15.67%。该模型满足工程放大需求,可用于该混合体系的黏度预测。

    •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Volterra模型在磨损预测中的应用

      2017, 42(12):126-13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24

      摘要 (13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准确预测机械设备的磨损问题,提出基于改进PSO算法的Volterra级数预测模型。该预测方法首先根据Volterra级数的性质,建立Volterra级数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PSO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Volterra级数的预测模型。利用轴承钢试件的磨损实验数据,采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和磨损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PSO算法的Volterra模型、多项式模型、AR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基于改进PSO算法的Volterra预测模型结构简单、预测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热固性轮缘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2017, 42(12):131-13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25

      摘要 (13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湿式轮缘润滑法承载能力差、污染环境等问题,以热固性树脂和润滑剂MoS2为主要原料,采用模压方法制备2种热固性固体轮缘润滑材料;利用M200型摩擦实验机考察其摩擦磨损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材料的物相成分、组织结构以及磨损后表面形貌和成分等,并分析材料的润滑和磨耗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2种热固性润滑材料中,含摩擦改性剂的1号润滑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不含摩擦改性剂的2号润滑材料,并且其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均匀连续的转移膜,因摩擦因数低而稳定,磨损率也较低。摩擦改性剂的加入促进了热固性树脂的固化以及润滑剂在热固性树脂中的分散,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更优;摩擦改性剂与润滑剂MoS2起协同作用,促进了均匀转移膜的生成,进而提高了固体润滑材料承载力和耐磨性。

    • 基于灰色-层次理论的润滑脂综合性能评价

      2017, 42(12):137-14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26

      摘要 (13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基于层次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润滑脂综合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润滑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灰色关联法构建出润滑脂的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润滑脂各关联度的大小预估选用润滑脂的最优方案。通过台架测试证实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高效地筛选轴承润滑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