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润滑与密封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0-32385313 32385312 RSS EMAIL-ALERT
  • 2017年第42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模拟海洋环境下新型水润滑尾轴承材料摩擦性能研究

      2017, 42(4):1-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1

      摘要 (17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高密度聚乙烯与不同浓度愈创树脂混合制备系列新型水润滑尾轴承材料,在CBZ1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在模拟海洋环境下的摩擦性能,对比分析不同配比材料摩擦因数和磨损量以及磨损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加入适量的愈创树脂可很好地改善材料的自润滑性能,且随着愈创树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加,这是因为愈创树脂在摩擦过程中会因受热软化分泌出一定量的油脂,有助于摩擦副表面水膜的形成,从而提高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适量愈创树脂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改善摩擦副的表面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工作稳定性。

    • 表面波纹度和凹坑对线接触弹流的影响*

      2017, 42(4):6-1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2

      摘要 (16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加工误差和表面损伤等,轴承零件表面会出现不同的表面形貌,表面凹坑和波纹度严重影响线接触表面的润滑性能。采用系统法求解高载和低载下波纹表面和凹坑表面的润滑膜压力和膜厚以及表层Mises应力,发现表面波纹度会使油膜压力出现波动,压力波峰处的压力值会大于光滑接触表面的油膜压力,表面会出现应力集中,高载时波纹度的影响更明显;表面凹坑会使凹坑两侧出现尖锐的压力峰,表面凹坑两侧出现肿块;当凹坑在接触中心时,油膜压力对凹坑深度非常敏感,较小的凹坑深度就会导致油膜崩溃;而出口区的凹坑会使二次压力峰移动到凹坑靠近接触中心的一侧,而且峰值压力远大于正常接触压力,凹坑处有局部高应力和严重的应力集中,高载时较小的凹坑深度会引起相对更明显的压力峰和应力集中。

    • 正庚烷薄膜润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17, 42(4):12-1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3

      摘要 (16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以正庚烷作为润滑剂时薄膜润滑膜的结构特性和摩擦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薄膜润滑的计算体系,探究温度和压力对润滑油膜结构组成、滑移现象和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量级润滑膜显现出“分层”的类固性;温度越高,固液分子之间吸附作用越强,越不易发生界面滑移,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大,层状结构越突出,类固性越强,越不易发生界面滑移,摩擦力越大;薄膜润滑是一种过渡状态,且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过渡状态。

    • 端面波度、锥度与槽型耦合密封特性数值分析

      2017, 42(4):17-2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4

      摘要 (15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非接触端面密封中密封端面的波度、锥度与槽型耦合作用下非端面密封的密封特性。在层流、稳态的密封介质基础上,基于极坐标下二维雷诺方程,结合数值求解方法,考虑波度、锥度与槽型耦合对密封特性的影响,得到泄漏率、开启力、液膜刚度3类密封特性参数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当锥度一定时,随着波度增大,泄漏率增加,液膜刚度微幅增大,而开启力则受端面槽型耦合影响,其中直方槽端面和螺旋槽端面开启力呈现逐步变小的趋势,内螺旋槽端面开启力呈现先增后减变化,最后3种槽型端面的开启力趋于同一值;当波度一定时,随着锥度提升,泄漏率增加,开启力增大,液膜刚度变弱。在非接触端面密封中,合理选取波度、锥度与槽型有利于保证密封的非接触状态,提高端面密封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

    • 油气润滑系统油气两相流流型转变研究

      2017, 42(4):23-2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5

      摘要 (15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Mandhane图中环状流转变阈值,利用MATLAB软件将选取的阈值与已有的无量纲准则数进行关联,拟合得到油气润滑工况下新的间歇流-环状流转变的无量纲准则式;借助Fluent软件仿真验证该准则式的合理性,并通过仿真得到油气润滑中分层流-环状流、间歇流-环状流的流型转变图。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流流型仿真图中气液相分布规律与文献中对流型的描述一致,压降分布规律也基本符合已有的结论;由于管径小的原因,新的流型图转变曲线位置较Mandhane图环状流部分偏下,但曲线走势基本相同,故该流型图可以作为研究油气润滑环状流流型转变的依据。

    • 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研究

      2017, 42(4):29-3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6

      摘要 (16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二羟乙基十八胺与钼酸铵作为原材料,合成一种新型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N-十八烷基亚胺二乙醇钼酸二酯(HOAM),并利用红外光谱仪(IR)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和元素分析(EA)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其热稳定性。以锂基脂为基础脂,应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HOAM与市售的Molyvan 855添加剂在锂基脂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及极压承载能力;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近边结构吸收光谱(XANES)分析其磨斑形貌及摩擦膜的钼元素的化学组成。试验结果表明:HOAM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良好,其作为添加剂添加在锂基脂中可使钢球磨斑直径减小、磨斑形状变规则、犁沟变浅;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HOAM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副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含MoO-42的润滑膜,相比Molyvan 855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 考虑闭合效应的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研究

      2017, 42(4):36-4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7

      摘要 (15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基于非线性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数值方法研究实验测量的零间隙和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在不同压比和转速下的泄漏特性,提出针对刷式密封闭合效应的间隙修正公式。考虑闭合效应后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泄漏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所建立刷式密封闭合效应修正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刷丝束顶部与转轴间的间隙导致刷丝束内部压力降低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径向压差,径向压差的存在导致刷丝束产生闭合效应,进而减小了刷式密封的有效密封间隙;闭合效应使得刷式密封有效间隙随着压比升高而减小,数值计算刷式密封泄漏特性时考虑闭合效应可以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在相同压比和转速下,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的泄漏量明显大于零间隙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刷式密封的泄漏量随着压比的增大而增大;在所研究的转速范围内转速对刷式密封的泄漏特性的影响有限。

    • 表面织构在脂润滑条件下的摩擦性能研究

      2017, 42(4):43-4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8

      摘要 (16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声光调Q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加工系统在H13钢表面加工出不同密度的织构,以润滑脂作为润滑剂,利用MMW1A型微机控制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表面织构在不同载荷、不同转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脂润滑条件下表面织构能有效改善摩擦副表面的摩擦性能;与光滑无织构试样相比,表面织构试样的摩擦因数显著降低;一定范围内,随着织构密度的增加,平均摩擦因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织构密度为10%时的平均摩擦因数最小,最小平均摩擦因数为018,较光滑无织构试样减小3223%;摩擦因数随着试验载荷的增大而减小,但随着转速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 瞬变载荷作用下水润滑轴承弹流润滑性能分析

      2017, 42(4):48-52.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09

      摘要 (15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合考虑热效应与时变效应,建立水润滑轴承润滑数学模型,数值模拟阶跃、矩形脉冲、正弦脉冲以及高斯脉冲4种不同形式的瞬变载荷下,水润滑陶瓷轴承的压力与膜厚在不同瞬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瞬变载荷作用的时间段内,压力增大,膜厚减小,且相比膜厚的波动幅度压力波动较为明显;4种形式的瞬变载荷中,矩形脉冲与阶跃载荷产生的最小膜厚最低。

    • 基于显微图像的在线润滑油中磨粒识别*

      2017, 42(4):53-5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0

      摘要 (17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现有润滑油磨粒监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将微流控技术与铁谱技术相结合的磨粒在线检测方法。该系统用微流控芯片取代传统铁谱片并显微成像;在图像的模糊恢复上,采用基于运动模糊图像微分与自相关的方法进行模糊尺度计算,应用维纳滤波方法对模糊图像进行模糊恢复,得到纹理及边界更加清晰的图像;在磨粒特征的提取上,运用颜色特征用来识别磨粒的成分,包括铁质磨粒、有色金属磨粒和氧化物磨粒,运用尺度和形状等特征识别磨粒产生的磨损机制;在颗粒的识别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现磨粒的自动识别。该磨粒在线监测系统不仅能对磨粒进行计数,也可以对磨粒类型进行判断,其准确率达到90%。

    • 基础油对膨润土润滑脂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7, 42(4):60-6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1

      摘要 (18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5种基础油和季铵盐改性的膨润土制备膨润土润滑脂,通过流变仪对润滑脂进行动态和稳态流变试验,考察基础油对润滑脂触变性、模量等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基础油黏度越大,膨润土润滑脂凝胶体系越稳定;黏度相近的基础油中,环烷基油所制润滑脂的结构强度较石蜡基油的更强。温度对膨润土润滑脂流变性能影响较大,低温时,润滑脂触变环面积、屈服点和流动点储存模量均大于高温时的值,故润滑脂弹性势能低温时较高温时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更容易转变为流动体系。

    • 基于双杆-弹簧模型的波箔型气体动压轴承特性研究

      2017, 42(4):64-6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2

      摘要 (16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双杆-弹簧模型计算波箔型气体动压轴承波箔的等效刚度矩阵,应用有限元法计算顶箔的挠度,通过控制气膜厚度的收敛,由Reynolds方程迭代求解出轴承的波箔挠度、顶箔挠度、气膜厚度和压力分布。通过算例,研究波箔等效刚度与相关参数的关系,研究轴承载荷与转速、环境压力以及平均气膜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轴承的承载能力随轴承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轴承承载能力随轴承内部环境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平均气膜厚度越小,轴承承载能力越大。

    • 硫化温度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及其磨损行为研究

      2017, 42(4):70-7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3

      摘要 (17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低温硫化 (100~150 ℃)对丁腈橡胶物理性能及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对丁腈橡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硫化温度丁腈橡胶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交联密度、拉伸强度、硬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硫化温度为120 ℃时,胶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硫化胶的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在硫化温度为120 ℃时胶料的磨损量最低,摩擦因数也最低且最稳定;120 ℃硫化胶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料磨损,而其他温度硫化胶为更严重的黏着磨损,因此,120 ℃硫化胶具有优异的抵御黏着磨损的能力。

    • 基于温度比拟法的定子溶胀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2017, 42(4):75-7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4

      摘要 (17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溶胀和温胀引起的定子变形相似特点,提出采用温度比拟法来研究橡胶定子溶胀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定转子刚柔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定子溶胀引起的变形和接触压力。研究结果表明:定转子存在初始过盈,接触压力随着溶胀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定转子存在初始间隙,定子在一定的溶胀率条件下,定转子也能实现密封效果。为实现定转子密封性能,可根据定子的溶胀率,选取合适的初始过盈值或间隙值。

    • 一种精密气悬浮主轴的结构设计及其特性研究*

      2017, 42(4):80-8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5

      摘要 (18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加工零件表面质量,针对精密车削加工的要求,结合静压气体轴承,设计一种新型气悬浮主轴。建立该系统结构的设计模型,整体系统布局采用圆柱径向和平面止推气体轴承相结合的支撑结构。通过表压比法确定了该结构的偏心率值,利用FLUENT软件验证该值的合理性;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主轴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对设计转速进行模态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主轴转速能够有效避开共振区,保证主轴运转稳定,减小加工误差。

    • 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结合下的温挤压模具优化设计

      2017, 42(4):84-8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6

      摘要 (16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汽车转向螺杆类杯-杆件的温挤压凹模为例进行模具磨损分析及其寿命预测。以影响温挤压凹模磨损的4个主要因素,即凹模入口处圆角大小、模具初始硬度、模具初始温度、摩擦因子作为工艺参数,并分别选取4个不同水平值,确定四因素四水平的32组温挤压凹模磨损试验方案,通过Deform3D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以不同影响因素和对应模具的磨损量为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4个主要因素与凹模磨损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温挤压凹模磨损量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对4个影响因素进行组合优化,使凹模磨损量最小、寿命最长。

    • 润滑油金属颗粒传感器设计及试验研究

      2017, 42(4):89-9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7

      摘要 (17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提出一种润滑油金属磨粒传感器模型,并对金属磨粒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检测电路进行设计。在传感器测试试验台上对传感器检测抗磁性磨粒和铁磁性磨粒的能力进行测试,研究电压、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传感器可以准确判别润滑油内的铁磨粒和铜磨粒,其中铁磨粒和铜磨粒的最小检测直径分别为200 μm和500 μm;在3~5 V电压下该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稳定;在20~60 ℃温度范围,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传感器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 基于改进雷达图的齿轮箱磨损评定方法

      2017, 42(4):95-10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8

      摘要 (18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齿轮箱润滑油分析中理化指标的实测值与其标准状态之间的偏差值作为评价指标,结合铁谱定量分析指标,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信息熵思想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针对传统雷达图评价法的缺陷和不足,引进一种改进的雷达图评价方法,进而建立齿轮箱运行状况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经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齿轮箱润滑油单项指标和总体指标的劣化程度,而且能够实现齿轮箱运行状况的综合量化评定,为检测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 柴油机SCR系统文丘里管摩阻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

      2017, 42(4):101-10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19

      摘要 (17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一套柴油机尾气文丘里管引射净化装置。为了减少文丘里管的摩擦阻力,尽可能降低对柴油机功率和油耗的影响,利用Fluent对文丘里管压力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其排气阻力,并优化文丘里管的入口角度和出口角度。分析得出入口角和出口角均为11°时,设计的文丘里管排气阻力最小。在不同转速下测试加装优化的文丘里管对柴油机油耗、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射装置具有良好的吸入性,且对柴油机功率和油耗的影响较小,平均使柴油机功率下降09%,油耗平均增加了12%。

    • 柴油机连杆衬套微动疲劳裂纹萌生位置预测方法研究

      2017, 42(4):106-11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20

      摘要 (16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过盈配合的连杆小头和衬套之间存在的微动疲劳现象,建立连杆有限元模型,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微动疲劳仿真,提取并分析连杆-衬套接触区上的应力、位移数据,分别用RUIZ综合参数法、MSR临界面法、基于损伤力学的热力学耗散势函数法预测衬套微动裂纹萌生位置。结果表明,3种方法预测的裂纹萌生位置保持一致,即衬套接触边缘内侧最易萌生微动裂纹。用方足桥-试件模拟件进行微动疲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3种方法预测位置与实验试件断裂位置保持一致,其中基于热力学势函数法预测结果最为准确。

    • 喷气燃料添加剂对环烷酸抗磨剂T1602感受性的影响

      2017, 42(4):111-11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21

      摘要 (17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柴油润滑性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和喷气燃料球柱润滑性评定仪(BOCLE)考察环烷酸抗磨剂对喷气燃料润滑性能的影响及其与喷气燃料其他添加剂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喷气燃料对环烷酸具有较好的感受性,环烷酸添加量为10 μg/g时,即可满足军用喷气燃料对润滑性能的要求,添加量为60 μg/g时,即可满足船用馏分燃料对润滑性能的使用需求,添加量为100 μg/g时,即可达到车用柴油馏分对润滑性能的要求。环烷酸抗磨剂与抗静电剂、金属钝化剂和防冰剂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能,与防冰剂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与抗静电剂具有较弱的协同效果,与金属钝化剂无协同作用。

    • 基于光吸收的润滑油劣化传感技术研究

      2017, 42(4):115-11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22

      摘要 (18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润滑油老化后颜色变深的特性,研究一种基于光吸收的润滑油劣化传感技术来测定润滑油的颜色,或直接检测润滑油的劣化状态。根据这个思路,设计开发一款油液颜色传感器,可实时在线采集润滑油的颜色信息,并将数据发送到PC端的数据库中。设计润滑油高温老化方案,并采用实验室色度仪和颜色传感器定期监测润滑油老化样品。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润滑油的目视颜色不断加深;通过对强制老化油液的检测与对比分析发现,所研发的传感器的颜色输出、光强输出与实验室测得的润滑油色号之间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该油液颜色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油液的颜色变化和劣化程度。

    • 基于Kriging模型的斯特林发动机密封腔压力多目标优化*

      2017, 42(4):119-12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23

      摘要 (16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斯特林发动机活塞杆动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减少密封结构的磨损量,以某型斯特林发动机为对象,将其密封腔压力作为优化变量,分别以动密封环的磨损量,密封环与活塞杆的接触应力为响应指标,构建活塞杆密封环的磨损性能和密封性能Kriging模型;以提高密封结构密封性能,降低密封结构磨损量为优化目标,以构建的Kriging模型为目标函数,建立斯特林发动机密封腔压力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NSGAⅡ算法对密封腔压力值进行多目标寻优,得到斯特林发动机密封腔压力的优化值为695 MPa。利用斯特林活塞杆密封性能试验平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密封腔压力在保证活塞杆密封结构密封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密封环的磨损量。

    • 大承载波箔型空气动压轴承性能的工程实验研究

      2017, 42(4):125-13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24

      摘要 (17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工程实验的方法,研究大承载波箔型空气动压轴承的性能。通过构建倒置式的动压轴承实验系统,对设计的用于132 kW风机的动压轴承进行起飞特性、承载能力、涂层效果、轴承间隙、启停寿命等工程实验研究。提出一种采用动力学方法来确定空气动压轴承起飞转速的方法,使起飞转速的判断更准确。对实际制造的轴承的工程实验表明,该轴承能在5 000 r/min左右起飞,承载能力大于154 N;涂层的减磨耐磨效果良好,能满足10 000次的启停要求;轴承的实际使用性能在间隙在03 mm左右时最佳。

    • 低滞后刷式密封泄漏特性试验研究

      2017, 42(4):132-13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04.025

      摘要 (18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模拟航空发动机静态和动态工况,对低滞后刷式密封的泄漏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转速、进出口压差和温度等参数对低滞后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普通和低滞后刷式密封的试验对比,研究普通刷式密封的滞后现象,并进行低滞后刷式密封的持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滞后刷式密封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在动态试验中,刷丝具有良好的跟随性,缓解了刷丝滞后效应;低滞后刷式密封具有持久保持优异密封性能的潜力。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