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润滑与密封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0-32385313 32385312 RSS EMAIL-ALERT
  • 2021年第46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不同环境介质下氧化铝陶瓷与耐蚀金属摩擦磨损行为

      2021, 46(4):1-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1

      摘要 (2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优选海水淡化高压泵关键零部件耐磨性能材料,以Al2O3陶瓷与TC4钛合金、316不锈钢、2205双相不锈钢组成的配对摩擦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干摩擦、纯水及海水3种环境介质下配对材料的摩擦磨损试验,定量得到各摩擦副摩擦因数、磨损量,并对摩擦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载荷、转速、环境介质对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TC4钛合金与陶瓷配副摩擦因数较小,2205双相不锈钢与陶瓷配副磨损量较小;环境介质对摩擦因数影响较大,载荷对磨损量的影响较大;海水环境下2205双相不锈钢和316不锈钢磨痕较浅,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

    • 温度引起的流体非牛顿特性研究∗

      2021, 46(4):6-1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2

      摘要 (2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温度效应对润滑失效的影响,通过求解合理简化后的能量方程,推导出了考虑温度效应的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通过实验测得黏温系数,代入工况条件后绘制函数图像。对图像以及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接触区的出口处为润滑过程的最危险点,随着剪应变率的增大,润滑液首先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性质,然后慢慢出现剪切稀化现象;在剪应变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剪应力会达到极限;此后若剪应变率继续增加,剪应力不再随之上升,将出现润滑失效现象。

    • 小孔节流深浅腔动静压气体轴承承载特性分析

      2021, 46(4):12-1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3

      摘要 (2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小孔节流深浅腔动静压气体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轴承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偏心率、供气压力、主轴转速、气膜厚度、浅腔深度比等因素对轴承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孔节流深浅腔动静压气体轴承浅腔区的平均压力大于深腔区的平均压力,压力最大区域出现在浅腔末端靠近轴承端面处;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承载力逐渐增大,但供气压力不应超过0.95 MPa;当主轴转速在3×10.5 r/min以内时,承载力和刚度随着转速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规律,当主轴转速超过3×10.5 r/min继续增加时,承载力和刚度的增长趋势明显放缓;承载力与刚度随着浅腔深度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浅腔深度是气膜厚度的1~1.5倍时,承载力与刚度接近最大值。

    • 表面织构分布参数对流体动压润滑的影响及其数值优化

      2021, 46(4):18-2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4

      摘要 (2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最优的表面织构分布参数,以球冠凹坑织构模型为研究对象,选择不等边的矩形计算控制单元,建立水平和垂直分布距离(密度)不等的表面织构分布模型。根据流体动压润滑原理,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二维Reynolds方程,并通过多重网格方法进行求解,以平均油膜压力和油膜压力峰值作为动压润滑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表面织构分布间距对油膜压力数值大小和油膜压力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表面织构分布间距对油膜压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控制区域平均油膜压力随凹坑控制单元边长的增大先逐渐增大再缓慢减小,当织构单元边长为凹坑半径的3.4倍,长宽比为0.82时,可以获得最优的油膜承载力;适当增大边界凹坑的控制单元,使边界处凹坑左右侧间距都在凹坑半径的3.4倍左右时,可以有效地提升油膜压力稳定性;泵吸作用和影响区域占控制区域比率的变化导致表面织构分布间距对油膜压力产生了影响。

    • 一种新联合损失函数优化的迁移学习神经网络磨粒识别研究

      2021, 46(4):26-3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5

      摘要 (2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齿轮齿条在不同工作情况下磨损状况识别的准确度,考虑到大模数齿轮齿条实际有效故障数据缺乏和数据标记缺失的特点,提出基于一种新联合损失函数优化的迁移学习神经网络(LCNNE)对大模数齿轮齿条磨粒识别方法。将LCNNE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提取特征,利用外部分类器SVM进行分类,验证了该方法在磨粒数据集上识别率达到99%左右,并且该方法的集成模型提取的特征输入SVM分类的识别率比VGG19和GoogleNet提取的联合特征高2%~3%。利用t-SNE技术,对DCNN、VGG19、GoogleNet和LCNNE模型的最后一个隐含层的提取特征进行可视化,证明了LCNNE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更强、识别效果更好。

    • 地铁线路先锋扣件结构参数对轮轨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

      2021, 46(4):32-38.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6

      摘要 (2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轮轨摩擦自激振动诱发钢轨波磨的观点,研究地铁线路先锋扣件支撑小半径曲线轨道扣件结构参数对轮轨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根据现场调研建立车辆-轨道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验证列车通过地铁线路先锋扣件支撑小半径曲线轨道时轮轨间的蠕滑力饱和情况;基于动力学模型建立相应的导向轮对-钢轨有限元模型,利用复特征值法分析轮轨系统的摩擦自激振动特性。预测得到的轮轨系统不稳定振动频率与诱导钢轨波磨的振动频率相符,验证了建立的导向轮对-钢轨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扣件结构参数对轮轨系统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规律,发现轮轨摩擦自激振动发生的可能性随着扣件垂向刚度的增大而轻微增加,随着垂向阻尼的增大而明显降低;随着扣件横向刚度和横向阻尼的增大,轮轨摩擦自激振动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增大先锋扣件垂向阻尼、横向刚度和横向阻尼,有助于抑制地铁线路先锋扣件支撑曲线轨道的波磨。

    • 三种防锈剂在 PAO8 基础油中的高温腐蚀抑制及防腐蚀性能

      2021, 46(4):39-5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7

      摘要 (2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石油磺酸钡、羊毛脂镁皂、苯并三氮唑3种防锈剂和PAO8基础油为研究对象,使用磁力搅拌和超声的混合方法制备含单一防锈剂和复合防锈剂的防锈润滑油,应用铜片腐蚀实验和盐雾实验研究各防锈润滑油的高温腐蚀抑制及防腐蚀性能,并利用金相、电镜对腐蚀铜片和铁片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石油磺酸钡、羊毛脂镁皂最佳添加量时的防锈润滑油的高温腐蚀抑制时间分别达到24、48、180 h以上,初始腐蚀时间分别为1、1、11 h;3种防锈剂中,羊毛脂镁皂的腐蚀抑制性能最好,石油磺酸钡的防腐蚀性能最好,苯并三氮唑在复合防锈剂中能明显延缓腐蚀的速率;石油磺酸钡、羊毛脂镁皂、苯并三氮唑分别以质量分数为10%、5%、0.1%复配时,制备的防锈润滑油的高温腐蚀抑制时间达720 h以上,初始腐蚀时间为35 h;3种防锈剂组成的复合防锈剂在金属表面形成良好的物理、化学多分子层吸附膜,在腐蚀抑制及防腐蚀性能上均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 曲轴轴颈型线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

      2021, 46(4):51-5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8

      摘要 (2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内燃机曲轴主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Reynolds方程和 Greenwood-Tripp微凸体接触理论,考虑曲轴倾斜和弹性变形,建立其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不同轴颈型线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轴颈型线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相比于无型线轴颈,轴颈型线为鼓型时,主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增加了38.12%,最大油膜压力减小了32.73%,平均摩擦损失降低了8.4%,并改善了曲轴倾斜现象;而轴颈型线为马鞍型时,主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下降了24.64%,最大油膜压力增加了4.56%,平均摩擦损失增加了2%,曲轴倾斜加剧;当曲轴轴颈型线为鼓型时,随着曲轴倾斜角度的增加,主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减小、最大油膜压力增加、平均摩擦损失减小,随着转速的增加,主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增加、最大油膜压力减小、平均摩擦损失增加。

    • 溶胀对干摩擦下丁腈橡胶滑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2021, 46(4):57-6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09

      摘要 (2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制备的不同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试样进行静态浸泡试验,并对溶胀前后的丁腈橡胶试样进行干摩擦条件下的单向滑动磨损试验,分析试样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揭示溶胀对干摩擦磨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溶胀后丁腈橡胶的磨损量增加,受溶胀的影响程度随溶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丙烯腈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溶胀试验后丁腈橡胶样品在摩擦热的作用下软化现象加剧;随着溶胀时间的增加,磨损形式由剪切撕裂向黏着磨损转变,易切削效应时间和黏着程度随丙烯腈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溶胀后丁腈橡胶试样磨损表面可见大量孔洞,而对磨副摩擦轮表面可见转移的橡胶组织,且与溶胀后橡胶样品对磨时摩擦轮表面橡胶组织黏着面积增加。

    • 钠离子交换型层状磷酸锆作为钙基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2021, 46(4):62-6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0

      摘要 (2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层状α-Zr(HPO4)2·H2O(α-ZrP)为前驱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Na-α-ZrP,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固体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制备含添加剂NaαZrP的钙基润滑脂,利用流变仪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Na-α-ZrP对钙基脂流变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借助3D白光干涉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化学元素分布及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所合成Na-α-ZrP结晶度良好、呈片状结构,能明显改善基础脂的黏弹性和黏温性等流变性能;Na-α-ZrP作为固体添加剂增强了基础脂的极压性能,在不同载荷、转速、时间下,Na-α-ZrP均体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磨损表面化学元素分布及化学状态分析显示,在摩擦过程中Na-α-ZrP在摩擦副上形成了一层含有Na、Zr、P、O等元素的固体保护膜。

    • 表面形貌对活塞环密封及摩擦性能的影响

      2021, 46(4):70-7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1

      摘要 (2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合考虑活塞环表面形貌、弹性变形、运动面型线影响,建立柴油机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计算模型,分析活塞环表面纹理方向及粗糙度大小对活塞环窜气及摩擦功耗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转速的提升,活塞的窜气量及摩擦功耗会加剧,导致发动机效率降低;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表面纹理方向影响窜气量和摩擦功耗,采用活塞环横向纹理和缸套纵向纹理配合时,对活塞环窜气量及摩擦功耗的改善效果较好;活塞环和缸套的表面粗糙度对密封和润滑特性有较大影响,当缸套表面粗糙度增大时,窜气量先减小后增大,摩擦功耗先增大后减小,而在一定范围内,当活塞环表面粗糙度增大时,窜气量和摩擦功耗都减小。

    • 离子液体结构与摩擦性能的极化连续介质建模研究

      2021, 46(4):77-8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2

      摘要 (2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从头算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对23种离子液体在二甲基亚砜溶剂环境的结构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并建立预测性能良好的减摩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比热容和分子体积是影响离子液体在二甲基亚砜中减摩性能的主要结构化学参数;离子液体-二甲基亚砜体系的减摩性能与离子液体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比热容呈正相关,与分子体积呈负相关,因此离子液体的比热容越大及分子体积越小时,越有利于提高润滑体系的减摩性能。

    • 浸渍石墨微观特征对机械密封润滑膜超声检测精度的影响

      2021, 46(4):82-87.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3

      摘要 (1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机械密封润滑膜厚度的精准测量问题,研究浸渍石墨微观特征对超声膜厚检测精度的影响,采用石墨化度和气孔率对浸渍石墨的微观特征进行表征。以烧制温度和颗粒度为工艺变量制备具有不同石墨化度和气孔率的石墨试样,对石墨试样的声阻抗和润滑膜厚度进行超声测试。结果表明:声阻抗随着石墨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气孔率的增大而减小,表明石墨化度和气孔率对石墨声阻抗的影响规律性明显;石墨化度和气孔率对润滑膜厚度值的影响,并不像对声阻抗的影响一样是单调变化的,原因是样品的内部孔隙导致了测量误差的产生;当润滑膜厚度标定值为2 μm时,润滑膜厚度的测量值均略小于标定值,这是因标定装置的最小刻度大于被测物表面的粗糙度导致的。在机械密封润滑膜厚度的测试中应对每次试验单独进行声阻抗的测试,以消除其对膜厚测量结果的影响。

    • 涡旋压缩机涡旋齿侧壁油膜承载力仿真分析

      2021, 46(4):88-93.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4

      摘要 (2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升涡旋齿润滑性能,以某型号涡旋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动、静涡旋体啮合点的运动规律,建立涡旋齿侧壁间动压润滑油膜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油膜压力分布,分析油膜承载力随主轴转角、主轴转速、润滑油黏度、偏心率及涡旋体高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油膜承载力随主轴转角先减小,达到排气角时会陡增,随后再次减小,因此,在转角接近排气角处油膜承载力最小,最容易产生润滑失效;提高主轴转速,使用黏度大的润滑油可提高油膜承载力,转速越高,润滑油黏度对油膜承载力的影响越大;油膜承载力随偏心率增大而增大,但偏心率过大会导致油膜过薄,加剧磨损,偏心率过小会导致齿侧间隙过大,增大气体泄漏量;增大涡旋体高度可增加油膜承载力,但其增加的幅度不断减小。

    • 纳米颗粒TiO2和SiO2对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2021, 46(4):94-9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5

      摘要 (2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UMT-5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考察TiO2和SiO2两种纳米颗粒对碳纤维(CF)/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和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TiO2和SiO2的加入可以改善碳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改善了CF/UHMW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3种复合材料中,纳米TiO2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耐磨性。纳米TiO2和SiO2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分散碳纤维表面的应力集中,从而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使得CF/UHMWPE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严重的塑性变形变为轻微的塑性变形。

    • 多功能金属加工助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1, 46(4):100-10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6

      摘要 (2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不同的有机羧酸醇胺盐作为防锈剂与丙二醇嵌段聚醚酯消泡剂复配,制备了多功能金属加工助剂,并研究其消泡、防锈、润滑性能。结果表明:防锈剂分子中极性基团越多,防锈剂添加量越大,防锈性能越好;添加防锈剂会削弱金属加工助剂的消泡效果,消泡性能随防锈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弱;水溶液pH值对防锈性影响较大,较高的pH值对防锈及抑制工作液的腐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pH值对消泡性能影响较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比为1∶2的三元羧酸(三己酸-6,6′,6″-三聚氰胺)醇胺盐和蓖麻油酸醇胺盐为复合防锈剂,聚醚酯与复合防锈剂质量比为2∶1时,制备的金属加工助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消泡效果,还具备良好的防锈性。通过考察润滑性能发现,该金属加工助剂还能显著提高水的承载能力,表现出较好的极压、抗磨减摩特性及润滑稳定性。

    • S38C车轴表层梯度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研究*

      2021, 46(4):106-110.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7

      摘要 (2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S38C车轴表层梯度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直接从现车车轴截取试样,保持实际车轴表层具有的显微组织、硬度及其残余应力呈梯度变化的情况,采用三点弯曲加载方法,检测疲劳裂纹在硬化层、过渡层和芯部基体的扩展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表层裂纹长度的增加,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增加的趋势。通过测量不同表层深度位置的残余应力分布,发现距车轴表面深度0~3 mm内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压应力,使得疲劳裂纹扩展需要更大的驱动力,而距车轴表面深度3 mm后转变为拉应力,对疲劳裂纹扩展没有影响。

    • 基于不同自适应阈值法的铁谱图像分割效果比较

      2021, 46(4):111-11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8

      摘要 (2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最大方差法、最大熵值法和最小误差法是3种常用的自适应阈值法,它们对铁谱图像的分割结果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探究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和探讨阈值法对铁谱图像分割的适应性,分析这3种常用的自适应阈值法的基本原理,比较3种方法对30组铁谱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3种方法之所以会输出3种不同的分割阈值,是因为它们采用了不同目标函数;对于双峰分布的铁谱图像,3种方法有着相似的分割效果,最大方差法准确性略高;对于近似单峰分布的铁谱图像,最小误差法的分割结果最优,最大方差法则不能正确分割出磨粒。因此,在铁谱图像分析过程中,应该根据铁谱图像的灰度分布特点选择相应的阈值分割算法。

    • 球盘接触脂润滑试验台的运动控制研究

      2021, 46(4):116-12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19

      摘要 (2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润滑脂有强烈的非牛顿流体性质和触变性,使得其润滑性能测试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实现润滑脂性能的有效测试,研究球盘接触脂润滑试验台的运动控制方法;设计试验台高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研究基于PLC的交流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方法,并基于光干涉原理测量润滑脂的润滑膜厚度。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控制球盘接触脂润滑试验台的摩擦副运动,实现了所需运动规律;设计试验台能方便准确地测量出润滑脂在不同工况下的润滑膜厚度。

    • 不同滑动条件下 H13 钢的高温磨损行为

      2021, 46(4):122-12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20

      摘要 (2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H13钢常规淬火与回火处理试样进行高温磨损实验,研究H13钢在400~600 ℃、50~150 N、50和100 r/min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XRD、SEM、EDS、显微硬度计对H13钢磨面、磨损截面的结构、形貌、成分及硬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H13钢的磨损率均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其中500 ℃的磨损率最低,在低转速下600 ℃的磨损率低于400 ℃,而在高转速和较高载荷下则相反;在低转速下的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在高转速下的磨损率单调升高,且在600 ℃、150 N条件下发生严重磨损,而在其他滑动条件下均为轻微磨损;H13钢在高温下磨面会形成氧化物,但在高转速不利于磨面上氧化物的生成,因而生成等量的氧化物需要更高的温度;中低温下氧化物的生成起到减磨作用,磨损率下降,而在高温下H13钢基体发生回复、再结晶,力学性能较差,在高载高速下导致基体发生严重塑性挤出,轻微氧化磨损转变为严重氧化磨损。

    • 缸套表面微凹坑对Cu-Sn/Cr多镀层活塞环摩擦性能的影响

      2021, 46(4):130-134.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21

      摘要 (20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表面没有微凹坑的铸铁缸套和表面加工有微凹坑的铸铁缸套,分别与Cu-Sn/Cr多镀层活塞环配对,采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通过测量配对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和分析试样磨损前后表面形貌和成分,探讨高强化工况下铸铁缸套表面微凹坑对Cu-Sn/Cr多镀层活塞环摩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有微凹坑的缸套与Cu-Sn/Cr多镀层活塞环配对时的摩擦因数、缸套磨损量、活塞环磨损量比表面没有微凹坑缸套的配对副分别低4.05%、52.25%、8.50%;缸套表面的微凹坑能够为从活塞环表面脱落的Cu-Sn镀层提供镶嵌点,使Cu-Sn镀层起到二次润滑的作用,延长了其作用寿命,减小了配对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

    • 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低 k/铜表面材料去除机制及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2021, 46(4):135-139.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22

      摘要 (2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低k介质/铜表面在平坦化加工中极易造成材料界面剥离、互连线损伤和表面不平整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对CMP过程中的材料去除机制以及损伤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集成电路平坦化工艺——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低k介质/铜界面的力学行为和摩擦损伤特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异质表面的材料去除行为及去除理论研究现状;展望了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低k介质/铜表面去除机制研究的研究趋势,即通过对异质界面的分子原子迁移行为研究,揭示异质表面的微观材料去除机制及损伤形成机制,最终寻找到异质表面平坦化及损伤控制方法。

    • 压力平衡型指尖密封泄漏特性试验研究

      2021, 46(4):140-146.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23

      摘要 (2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模拟航空发动机静态和动态工况,试验研究转速、压比和温度等参数对压力平衡型指尖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比较标准型指尖密封和压力平衡型指尖密封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平衡型指尖密封能有效缓解滞后现象,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随着压比的上升,泄漏参数先急剧上升,然后趋于定值;随着温度、转速的上升,泄漏参数减小;与标准型指尖密封相比,350 ℃高温工况下压力平衡型指尖密封的静态泄漏参数下降约29.4%,动态泄漏参数下降约34.2%。

    • 核主泵机械密封辅助 O 形密封圈摩擦学特性实验 研究

      2021, 46(4):147-151.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24

      摘要 (2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第三级辅助O形密封圈为研究对象,利用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在干摩擦和脂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获得不同润滑工况下滑移速度与摩擦因数关系,同时评估了润滑脂的润滑效果。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当往复位移固定不变时,频率对摩擦因数影响较小,当往复频率固定不变时,摩擦因数随往复位移增大而增大;当往复位移较小时,润滑脂减摩效果一般,当往复位移增大后,润滑脂润滑效果有所增强。为提高O形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减小插入件的磨损,应尽量减小泵主轴的轴向跳动,使密封圈接触界面处于黏着状态。

    • 磷硼化无灰分散剂的性能研究

      2021, 46(4):152-155.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21.04.025

      摘要 (2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自动传动液的动静摩擦特性,以低分子聚异丁烯马来酸酐、多烯多胺、硼酸和磷化物为原料,合成一种磷硼化无灰分散剂。对其低温油泥分散性能、高温清净性、极压性能、抗磨损性能、减摩性能和防抖动性能进行评价,并与常用的无灰分散剂T151和T161进行比较。模拟评定和SAE No.2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磷硼化无灰分散剂不仅具有良好的低温油泥分散性,还具有良好的高温清净性、极压性能、抗磨损性能、减摩性能和防抖动性能;该磷硼化无灰分散剂能有效改善油品的动静摩擦特性,有效地解决了自动传动液摩擦耐久性的问题。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